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3/3頁)

而僅僅沿南淝水河谷進山,深入百余裏外抵達高逾五六百丈、淮陽山東段主峰白馬尖,才是淮西霍州與荊襄隨州的分界。

更為關鍵的一點,五尖山南段之內棲息繁衍或躲避戰亂遷入其中的山民逃戶,僅萬余人,但淮陽山西北坡山麓之中,近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民戶為避戰亂逃入其中生養子嗣紮根下來。

這些山民農戶,據山中的河谷、丘陵,修建大大小小的村寨數以百計,農耕也早就成一定的規模。

壽州軍對山裏村寨約束力薄弱,但往年夏秋糧征收,每年多多少少還是能征得上萬石糧谷、兩三萬匹布帛。

易守難攻的地形、數以萬計的山農逃戶以及相對成熟的糧欲等物資生產,這些都將為棠邑兵在淮陽山西北坡紮根、實施以山為城的策略,提供必要的條件。

只是這一切對壽州軍來說,就太難受了。

巢西、霍東以及壽南等腹心之地,將完全暴露在這部棠邑兵的兵鋒之下。

他們要是環淮陽山西北坡建立防禦帶,不要說額外投入多少兵馬了,僅僅是這個防禦帶之內的農耕損失,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