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2/2頁)

不過,真想達成這樣的目的,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他們要在沿江控制一座能固守的城池,收容這些流民、難民,甚至叫左廣德軍舊部及家小也能暫避其中。

要不然的話,在梁軍騎兵的踐踏之下,數以萬計的流民是沒有什麽抵擋能力的。特別是梁軍一旦識破他們的意圖,即便無法將這些流民驅趕到濠州或巢州境內,也極可能會進行無情的屠殺。

韓謙、馮繚他們目前選定的目標,就是西距捺山五十余裏,與金陵城隔江相望的棠邑縣城。

棠邑縣舊屬揚州,天佑帝開國後,將棠邑劃入滁州,後世則是金陵位於長江北岸的六合縣地區。

當世的棠邑縣境內塗灘連綿、湖蕩縱橫,沒有大堤的約束,每到夏秋季,長江北岸大水漫灌,雖然緊挨著金陵,卻相當的破落。

棠邑縣城雖然沒有緊挨著長江北岸,但有好幾條相對開闊的河流從其境內通過,航行條件較好。

此時的棠邑縣,除了朝廷委派的縣令、縣丞、縣尉等官吏外,其作為金陵北面的門戶,又是江南東道連接滁、巢兩州的重要節點,又有防範淮東軍異動的重要責任在身,此時由周憚親率江州兵駐守在棠邑。

削藩戰事後,作為左龍雀軍都虞侯,周憚原本率部駐守衡州,還一度擔任衡州刺史,但在李知誥調任鄂州刺史,率一部分左龍雀軍北進鄂州,邵衡軍政大權由柴建掌控之後,周憚在柴建手下的日子並不好過。

楊元溥登基之後,周憚便調任江州刺史。

江州乃是大州,刺史品秩乃是正四品,周憚得居此位,也不能說楊元溥刻薄寡恩,但除了少量的家兵之外,周憚當初從山寨帶來的兵馬,差不多就與他徹底分離了。

周憚其人還是更喜歡統兵作戰。

這次征諸州兵協助淮西禁軍主力作戰,原本應該是州司馬或兵馬使或司兵參軍率州兵應征增援,周憚卻親自率領三千多江州兵趕過來。

只不過大半年來,周憚沒有撈到打仗的機會,其部一直都駐紮在棠邑。

右神武軍能有多少人馬逃回來,只能聽天由命,馮繚想著他去見周憚,除了說服周憚守三千江州兵固守棠邑縣外,還要說服周憚站到敘州這邊,接納左廣德軍舊部及即將從石梁縣南逃的大量難民。

也唯有這樣,棠邑縣才有可能動員更多的軍事力量,抵擋住敵軍的進攻。

“我親自去見周憚。”韓謙袖手說道。

“會不會太冒險?”馮繚有些遲疑的問道。

雖說早初山寨勢力,是在韓謙的遊說下,才為楊元溥所用,周憚、陳景舟等山寨將領與韓謙的關系天然要親近一些,但人心難測,再說周憚、陳景舟等人受楊元溥的恩惠也不淺。

誰知道韓謙孤身走入棠邑城中,周憚會不會心起異念?

“周憚這樣的人物,是不能用計謀欺之的,有些事要攤開了跟他說,唯有我親自過去才更合適。”韓謙淡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