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3/4頁)

奚荏走過去,拿出千錢便將整頭剝去皮、血淋淋的麋鹿都買下來。

一頭還在生長期的麋鹿,算不上多壯,但剝去皮、去掉內臟,也有小兩百斤肉。

孔熙榮拉著何柳鋒、奚發兒親自動手,將其他鹿肉留下來腌制補充肉食,他們就取兩條最肥的後腿,拿香料、油醬、精鹽仔細塗過一遍,便架在後院裏,烤得肉油滴到柴炭上嗞嗞作響,香氣飄滿鄉巡檢司不大的幾座跨院。

韓謙隨行人員不到三十人,鄉巡檢司有胥吏、刀弓手二十多人,他們分走一條二十多斤重的鹿腿,剩下的一條鹿腿,則是韓謙拉著趙庭兒、奚荏二女,與馮繚、郭榮、孔熙榮、奚發兒、何柳鋒、季希堯以及工曹兩名工師圍著篝火而坐,拿著刀將一片片香嫩烤得滋滋冒油的腿肉割下來,在星夜裏一邊飲著酒一邊說話。

這時候才有閑暇時間談及金陵的局勢,郭榮也是到這時才知道更多攻陷金陵戰事的細節,而不僅僅是局限於他在黔陽城的酒樓茶肆聽過往的商旅所傳真假難辨的小道消息。

楊元渥的身體應該很早就已經不行了,投附於安寧宮的朝臣以及宗正卿楊泰等人在年前就沒有再見到楊元渥的面,諸多軍政命令都是安寧宮通過牛耕儒、溫暮橋等人又或者通過年僅十五歲的太子楊汾之手頒布出來。

種種跡象都表明楊元渥年前就應該駕崩了,僅僅一切皆在安寧宮的控制之下秘不發葬——就安寧宮而言,也擔心楊元渥登位才一年就駕崩,會嚴重挫創守軍的士氣。

韓謙離開金陵之後,袁國維、姜獲都不能違背楊元溥的意志,先是將縉雲樓原屬韓謙嫡系的那一部分人排斥在外,這使得縉雲樓潛伏於金陵城內的力量受到極大的削弱。

楊恩出城見楊元溥這事,到底還是露出蛛絲馬跡,在楊恩回城時便被職方司緝拿入牢。

即便楊恩承受住嚴刑拷打,並沒有交代朝堂裏有誰心存異念、與城外兵馬勾結,但在安寧宮的高壓之下,隨手處死幾個有疑點的將吏,也沒有人再敢輕舉妄動。

楊元溥他們意圖通過裏應外合攻陷金陵城的計劃也隨之破產。

這使得總攻金陵城一戰,徹徹底底演變成一場血腥之戰,敵我雙方的傷亡都比較慘重。

從元月中旬到二月初,雙方就傷亡近四萬將卒,甚至進攻方的傷亡還要略顯慘重一些。

不過,問題在於不要說城內平民忍饑挨餓了,軍隊物資糧秣越來越緊缺,南衙禁軍即便能從城內強抓丁壯上墻參與防禦,士氣也是越打越弱。

相比較而言,圍城兵馬有著充足的補給,也源源不斷有爭軍功的新卒補充進來,終於在二月中旬之前全線攻陷外城垣,將攻城戰械推進到內城墻之前。

這便是大勢,是陰謀詭計都難以逆轉、如滾滾車輪輾壓一切的大勢。

更何況楊元溥麾下一幹將吏,雖然大多數人藏著自己的小算盤,但這些人在當世都要算一時之選,也都明白他們所期待的一切,都要等攻陷金陵城才能兌現。

故而傷亡再慘重,只要沒有出現蠢不可及的敗招,圍城兵馬是越打越強。

而無論是主動也好,被脅裹也好,以及城內的原住民,都主要聚集在金陵內城墻與外城垣之間的區域內。

雖然難以避免有成千上萬的人餓死,雖然二三十萬人忍饑挨餓這麽久,都骨瘦如柴,但絕大多數人到底還是堅持到最後。

到這一步,安寧宮的大勢算是徹底已去,哪怕楊元溥是運糧救濟這二三十萬人,從裏面征選精壯當炮灰參與攻城,也能將守軍最後一點力量耗盡。

徐惠見大勢不可違,這時候最終決定脅裹滿朝文武及家小渡江北逃。

鎮遠侯楊澗並非自刎而死,實是死於晚紅樓的刺殺。

晚紅樓在刺殺楊澗之前,千方百計的想著去拉攏楊澗,但楊澗除了妻兒老少受安寧宮控制外,在池州一戰便下力氣與五牙軍水師大打出手,雙方結仇不淺,哪裏肯降?

晚紅樓便起用很早就埋伏在楊澗身邊、早年因為才藝雙絕被楊澗納為妾室的一名密諜,又通過收買負責監管楊澗妻小的職方司小吏,將毒丸交給那名密諜手裏,想著將楊澗的妻兒老少毒死後嫁禍於安寧宮,迫使楊澗不得不率樓船軍投附嶽陽。

只要是人,便會有感情,這也是潛伏多年的密諜最難控制的關鍵所在。

嫁給楊澗的這名妾室,雖說是晚紅樓精心培養多年的弟子,但給楊澗生兒育女,對楊澗已生有感情不說,更不願意親手毒死她與楊澗所生兩名尚未成年的子女,在掙紮許久之後自吞毒丸而死。

見事情敗露,晚紅樓遣人脅迫早有意投嶽陽但在等楊澗反應的樓船軍都將範祥,在楊澗視軍時進行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