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一)(第3/3頁)

楊元溥很快就沉不住性子,示意夜宴結束,眾人退散,單將韓謙留下來說話:

“此去金陵,快馬傳書不過三五日,或可找個借口,換沈先生代韓師出使蜀地。”

韓謙沉吟沉片晌,說道:

“金陵若生巨變,殿下也必然需要得到蜀主王建的支持,才更有勝算,而沈漾先生不知全貌,為人又過於正直,多半不願私下賄賂蜀國將臣為殿下謀位,這次看來也只能是微臣走這一趟。”

天佑帝屬意是要潭王府這邊的嫡系大臣出任迎親正使,他們這邊實在沒有借口推脫,因而也就信昌侯李普及沈漾能頂替韓謙出使,但這二人卻又都不合適。

沈漾是頑固的正直,即便支持三皇子登位,也不會願意用陰計,除了沈漾、韓謙之外,總不可能要求三皇子的嶽父李普幫著迎親納妾吧?

“韓師倘若身在楚地,金陵已然生變,我當如何應對?”楊元溥問道。

從嶽陽逆流而上,經荊州、夷陵、渝州西進,自瀘州北上,經資州、簡州,而入蜀都,雖然都有水路相通,但曲曲折折二千七八百裏,而且入冬後風息水淺、灘險流曲,除了不算在蜀都滯留的時間,來往一趟便要兩個月。

在韓謙滯留蜀地期間,金陵發生劇變,韓謙能耐再強,也將鞭長莫及。

楊元溥也根本來不及派人入蜀找韓謙問策。

“殿下在潭州,有沈漾、李侯爺輔佐,不會有什麽大礙,但切記住,不管什麽情況,即便陛下有旨相召,都不可輕入金陵!”韓謙說道。

“父皇若薨,楚州兵馬渡江南下,我亦不動?”楊元溥沒想到韓謙給他留下一個不動如山的計策,遲疑的問道。

“頂多集結兵馬到鄂州,不能再東進半寸。”韓謙嚴肅地說道。

沈漾、信昌侯李普以及諸將,都有不同的訴求,更不要說還有不少人心懷鬼胎,這就會讓龍雀軍東進的形勢變得極其復雜,韓謙心想三皇子僅僅將龍雀軍調集到鄂州,他應該有足夠時間趕回到鄂州跟三皇子會合了。

“除了高紹、林海崢外,杜七娘雖為罪臣之後,但擅辨藥毒,我也會留她在殿下身邊伺候膳食。潭州降將裏,張瀚比高降、苗勇、文瑞臨都值得信任,倘若情勢危信,殿下便將鄭暉、李知誥召回來問策,他們二人的意見倘若一致,便能用之。對退守永州之叛軍,可派人前往招撫!”

韓謙一一替三皇子分析潭州可能面臨的形勢,以及哪些人在什麽情況下可以信任,想到自己的父親,他也特意吩咐了一聲。

“此外,微臣的父親,與沈漾先生乃是一類人,殿下可詢之社稷民生,但謀位之事不能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