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2/2頁)

與韓謙所料想的差不多,靖雲寨所派出的二十名人手裏,乃是以高寶以及馮昌裕一個叫馮璋的侄子為首。

高寶走南闖北、會說官話及江鄂多種方言,對馮宣及其村寨也熟悉,他們之前打過好幾次的交道,馮昌裕以為用高寶配合馮璋盯住及拉攏住馮宣,正是合適。

這些東西都準備好,更關鍵的是從當地湊出足夠的物產運往金陵。

八艘千石船,加上船幫旗下一艘兩千石帆船,總運力加起來一萬石,不能空跑,就需要湊出一萬石的物產出來。

船幫還有兩艘戰帆船,但運載量都太小,船幫同時也需要有兩艘能在江河間快速轉進迎敵的真正戰船,所以這兩艘戰帆船是不會裝貨的。

八艘千石船集結到黔陽城,進行簡單的改造,側舷加裝披水板、席帆更換為加寬的布帆,也甚是順利。

雖然韓謙想直接擴大敘州當地的貿易規模,這樣才能真正刺激敘州當地的經濟、軍事潛力快速上升,但倉促間四姓能拿到金陵進行交易的存貨,也是極有限。

另一方面,四姓較為保守,第一批出敘州的貨物,也僅打算湊三百萬錢左右,甚至還是糧食為主。

三百萬錢的貨物,四姓所出的五千石粳米、麥子就占到三分之二;畢竟敘州與金陵的糧價相差一倍,韓謙承諾船抵達金陵後,左司貨棧至少加價三成收購;所有的賬目也能計算得非常的清晰,沒有什麽好混淆的。

而糧食還能夠充足的利用船艙空間,便於運輸。

當然了,四姓所出的貨物並不能將運力用足,那就需要韓謙在黔陽城額外收儲客籍民眾以及沅水上遊村寨販賣過來的物產,以運往金陵。

敘州乃至沅水更上遊,絕大多數能出山的商旅乃至貨物,都要在黔陽城外周轉。韓謙從潭州得到這筆金子,便在五峰山收儲藥材、金銀器、銅鐵器、茶葉、丹砂、臘禽、土布、桐油、豬鬃、毛皮以及象牙犀角等等,於九月初正式啟程,沿沅水而下往金陵而去。

從敘州出發,沅水水勢猶急,即便是晝行夜息,平均下來也能日行二百裏。

當世的洞庭湖,跟後世水天連為一片的洞庭湖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北岸的江漢平原還沒有成形,長江上遊來水對北岸灘淤的沖擊明顯,長江與南岸洞庭湖之間,還沒有因為泥沙沉積形成岸地,使得洞庭湖與長江主幹道交錯一片。

這同時也使得整個湖域,沙島圩地眾多,實際是由大大小小小的湖蕩組成,水情也較為復雜。

因而在洞庭湖內,除了星月滿空的晴夜外,正常情況下船隊也是晝行夜息。

入洞庭湖,改造後橫截面寬出一倍的風帆張開,又有披水板削弱船體的側移,速度提升極為明顯,從朗州到嶽州,也只是用了三天時間則已。

過嶽州便進入長江主幹道,這時候秋高氣爽,天氣也是晴朗。

而長江主幹道上,以側風為主,晝夜不休,船隊東進的速度,更是達到每天三百四五十裏的高速,七天之後,便進入秋浦河口。

從沅水到洞庭湖,與潭州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而入長江主幹道之後,船隊東進的極快,即便有小股江匪窺到船隊的行蹤,但不知虛實,也沒敢輕易妄動,船隊一路是順利抵達金陵。

而此時距離五月中旬韓道勛父子從金陵出發的日子,則已經整整過去四個月。

李知誥提前知道消息,也是船隊抵達金陵的當天,早早與馮翊、孔熙榮等人馳馬到秋浦河口,迎接韓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