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又隕名將(第2/3頁)

清名聞於海內,廉白著於當世。祭遵雖然沒有看到劉秀成就大業的那一天,但他的名字和生平,卻有記錄在青史當中,他的畫像,也被掛於洛陽皇宮的雲台。

祭遵的病故,對劉秀是個不小的打擊,讓劉秀深感痛心。對於接下來的西城之戰,劉秀已不想再打下去。

對於這一點,吳漢倒是和劉秀的意見相反。

吳漢認為,楊廣、王捷已死,隗囂身邊,再無有能力之大將,另外,戎丘已被己方攻占,西城已徹底變成一座孤城,眼下正是己方一舉攻克西城的大好機會。

這個時候讓吳漢撤兵,吳漢無法接受,確切的說,整個軍中的將士們都無法接受。

討伐隗囂,已打了接近兩年,第一次漢陽之戰,以己方的大敗而告終。

己方等了那麽長的時間,又做了那麽多的準備,好不容易等到第二次漢陽之戰,而且還是己方全面占優的情況下,又怎能主動撤軍?

吳漢的心情,劉秀能理解,軍中將士的心情,劉秀也能理解,可他實在是不願意再打了。

其實正如祭遵臨終前所言,隗囂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多,等到隗囂死後,己方再攻打涼州,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這兩日,劉秀和吳漢等人一直在討論己方到底要不要撤兵的事宜。

還沒等劉秀等人商議出個結果,王元從成都回到了漢陽。

王元去成都,主要的目的是找公孫述借兵的,可公孫述連根毛都沒借給他,王元是空手回到的涼州。

到了涼州之後,他也聽說了西城的戰況,得知楊廣和王捷相繼陣亡的消息,王元亦是悲痛不已。

他在涼州的武都、隴西,東拼西湊的五千來人,然後帶上這五千來人,前來增援西城。

西城城外,可是駐紮著十多萬的漢軍,王元只帶五千人過來,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而王元自己,也的確是抱著必死之心來的。要說隗囂麾下,對他最為忠心耿耿的,其實還是要屬王元。王元對隗囂的忠心程度,恐怕都要勝過楊廣和王捷。

說來也巧,當王元帶著五千兵馬趕到西城附近的時候,劉秀和吳漢等大將都在營中商議到底要不要撤兵的事。

留在城外,佯攻襲擾西城的,是一名漢軍的偏將,帶著一萬來人,正在西城的外面幹吆喝呢!

王元意識到己方的機會來了,他率領五千隴軍,突然從西城的西南方殺了過來。

西城外的漢軍偏將,見到西南方來了一支隴軍兵馬,大為吃驚,急忙指揮兵卒,欲列陣迎戰。

漢軍剛剛排好戰陣,以王元為首的隴軍就到了近前。

王元一馬當先,邊往前跑,邊不斷的大聲吆喝道:“百萬蜀軍已到,爾等還不束手就擒?我乃王元!百萬蜀軍已到,爾等還不束手就擒?”

漢軍偏將還真知道王元去蜀地,找公孫述借兵的事,但至於王元到底有沒有借到兵馬,他可就不清楚了。

聽聞王元大喊大叫的說,借來百萬蜀軍,漢軍偏將大驚失色,麾下的一萬將士也被嚇得大亂。

也就趁著漢軍混亂之機,王元率五千隴軍,突破了漢軍方陣,一口氣,跑進了西城。

王元進到西城後,片刻都未停歇,直接去見隗囂。隗囂現在都快絕望了,突然看到王元突破漢軍,來到西城,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急切地問道:“惠孟,你……可是借來兵馬了?”

王元搖頭,說道:“大王,公孫述一兵一卒都為借給微臣!”

“那……那惠孟又是怎麽進的城?”

“微臣是用詐,驚散了漢軍!”王元急聲說道:“大王,西城已不能再守,得趕快突圍才是!”

“突圍?”

“是!向城北突圍!然後去冀城!”王元說道:“冀城有我軍數萬兵馬,且有渭水做護城河,易守難攻,漢賊定然難以攻破!”

“這……”

“大王,不能再等了,現在漢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正是大王突圍的好機會!”

趙秉突然輕飄飄地說出一句:“王將軍進城進的蹊蹺,現在又引誘大王出城,不知所為何意?”

他這番話,可謂是字字誅心。十多萬的漢軍在城外,而王元只帶著五千來人,就突破了漢軍,成功進入城內,這也太詭異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漢軍在故意放他入城,現在他又鼓動大王出城突圍,誰知道這是不是他和漢軍的合謀?

趙秉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是能要人命,是能置王元於死地的。但王元可不是鄭興、申屠剛那些文臣,會和趙秉做口舌之爭。

聽了趙秉的話,王元二話沒說,直接抽出了佩劍,劍鋒直抵趙秉的脖頸,冷聲說道:“趙秉,你再敢汙蔑本將一字試試?”

口才極佳的趙秉,不怕才華橫溢的鄭興,不是敢於直諫的申屠剛,但他是真的怕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