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出宮尋訪(第2/2頁)

但凡能上太學的,家境就算不富裕,起碼也是殷實,太學院的四周也十分熱鬧,大街小巷,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在其附近,還有一座規模不小的集市。

一座太學院,可謂是養活了周邊一大群人。馬車來到太學院這裏,一下子勾起了劉秀當年在長安上太學時的回憶。

洛幽也在望著窗外,看著院內一座連著一座的樓閣,禁不住驚嘆道:“原來這裏就是太學,好大啊!”

劉秀一笑,說道:“長安的太學院,比洛陽的太學院要更大,更壯觀!”

長安太學院裏,可謂是臥虎藏龍,當然了,太學生的才學也是良莠不濟,既有他這種水平一般般的,也有像鄧禹那樣的天才。

聽了劉秀的話,洛幽禁不住感嘆道:“婢子在長安生活了那麽多年,還從沒去過太學院呢!”

劉秀一笑,說道:“這次西征,便有機會去了!”

洛幽先是一怔,緊接著兩眼放光地問道:“陛下,此次西征,婢子……婢子也可以跟隨嗎?”

劉秀笑問道:“你不想去?”

洛幽連忙說道:“想想想,婢子想去!”

看到洛幽緊張又興奮的模樣,劉秀禁不住哈哈大笑。洛幽小臉一紅,小聲嘀咕道:“原來陛……公子是在戲謔婢子!”

劉秀說道:“放心吧,我說會帶你去,就一定會帶你去!”說著話,他揚頭對外面的車夫說道:“去附近的集市轉轉。”

太學院周圍街道的行人多,但到了集市,這裏的人更多,望眼望去,人頭湧湧,一眼望不到邊際。

由於行人太多,馬車難以進入,劉秀等人紛紛下了馬車,把馬車留在集市外面,他們步行走進集市裏。

龍淵、虛英等人在劉秀的四周分散開來,與他的距離不遠也不近,既不會讓人看出他們在保護劉秀,但若出了狀況,他們又能第一時間出現在劉秀的身旁。

劉秀和洛幽並肩而行,洛幽畢竟年紀小,還帶著孩子心性,看什麽都覺得新鮮又好奇,走到劉秀身邊,仿佛一只小蝴蝶似的,時而在東,時而在西,時而在前,時而在後。

劉秀對集市中的商品倒是沒什麽好奇心,只不過會時不時的問問物價,以此來對洛陽的民生做出評估。

隨著戰事的減少,社會越來越穩定,百業復蘇,田地復耕,物價開始回落,各類商品都越來越便宜,以前數百錢都買不了多少糧食,現在兩、三百錢可買一石粟。

按照糧價,可以很容易的推斷出民生。以當時最底層的官員待招公車做標準。待招公車,就是儲備幹部,是沒有官銜,準備做官的人,再沒有比這更低的級別了。

待招公車每月的俸祿是三石糧食外加三百錢。以一石糧食三十斤計算,三石糧就是九十斤,三百錢可買一石多糧,合到一起差不多就是一百二十斤,每天平均下來,是四斤糧。

以一家五口人計算,每天四斤糧食,是很難讓人每頓都吃飽的。當然了,待招公車的俸祿屬社會底層,而且這是以一人養一家計算的,一個五口之家,通常兩到三口人都是有收入的。

當時,打工的月薪是四五百錢,可買兩石糧食,養活自己一個人是綽綽有余,不過工人的工錢也不是固定的,有人會高一些,達到一兩千錢甚至數千錢,有人會低一些,可能只有三四百錢。

根據個人的能力不同,薪資也不同,在這一點上,古代和現代沒什麽區別。

總體而言,洛陽的物價還是偏高,尤其是太學院這邊的集市,物價還要比別處更高一些。

詢問物價,可以讓劉秀掌握到很多的民生信息,順勢可推斷出百姓們對當前之朝廷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這可比大臣們的奏疏直觀得多,也真實得多。

洛陽的物價是有下落,但在劉秀看來,還有更大下落的空間。劉秀正往前走著,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洛幽立刻回到劉秀身邊,點著小腳,好奇地往前張望。

劉秀隨手按了按她的小腦袋瓜,說道:“那麽好奇,我們走近看看!”說著話,他邁步往前走去,洛幽則是亦步亦趨地跟著他。

擠開前方的人群,劉秀和洛幽來到人群的中央,這裏有一群流裏流氣的青年正在圍毆一個也看不出來年紀多大的人。

這人被打的躺在地上,抱著腦袋,滿臉滿身的塵土,嗷嗷哀嚎。

“別打了,再打就把人給打死了!”有圍觀的百姓不滿地大聲勸阻道。

“不打了?他欠下的錢,要是你能幫他還,我們就不打了!”

“我憑什麽幫他還錢,我又不認識他!”

“不能幫他還錢就閉嘴,少在這裏羅裏吧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