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各方算計(第2/3頁)

耿弇和蓋延一怔,不解地問道:“大司馬,他們是?”

吳漢含笑說道:“這些弟兄,可都是我在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之士,為大漢,皆有盡忠報國之心。只要隗囂的使者來到洛陽,這些弟兄,定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看著庭院當中的這些黑衣人,耿弇和蓋延這才明白,原來吳漢早就開始著手準備,早就已經把矛頭指向隗囂了。

吳漢和耿弇還真猜對了,隗囂果然有派使者到洛陽。

公孫述不願偏居一隅,只占個益州,三輔地區有馮異駐守,他連吃幾次大虧,損兵折將無數,不敢再貿然進犯,他便打起了南郡的主意。不過南郡有岑彭駐守,也不好打,公孫述幾次出兵南郡,都無功而返,雖說沒有取得戰果,但蜀軍還是接連進犯和襲擾南郡,這讓岑彭乃至洛陽朝廷,都不厭其煩。

劉秀給隗囂傳書,讓他從涼州的天水出兵,進攻蜀地,以此來牽制公孫述的兵馬,讓公孫述無力再襲擾南郡。

隗囂接到劉秀的詔書後,心中嗤之以鼻。劉秀這是拿自己當出頭鳥呢,讓自己去牽制公孫述,他劉秀好坐享漁人之利,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對於劉秀的詔書,隗囂很是氣憤,但他又不敢公然與劉秀決裂,只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做推脫,回復劉秀,自己因為種種的原因,不能對蜀地用兵。

光是這樣的回復,當然還不夠,隗囂派出使者,去往洛陽,其一是向劉秀表明,自己絕對沒有不臣之心,其二,也是去遊說洛陽的大臣們,讓大臣們都能幫著自己說話。

這次隗囂也是下了血本,讓使者帶上重金以及各種奇珍異寶去往洛陽,只要能買通洛陽大臣,讓洛陽大臣勸住劉秀,不要對涼州發難,那麽,無論花費多少的金錢,都是值得的。

隗囂的使者帶著重金以及許多的寶物,來到洛陽,他先是去皇宮拜見劉秀。

在劉秀面前,使者的說詞和隗囂的回信基本都是同一個口風,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借口表明,涼州現在無法調動兵馬。

使者還一再補充,隗囂對天子絕對沒有不臣之心,只要涼州得到合適的機會,必會遵照天子的旨意,向公孫述發起攻勢。

劉秀並不想對涼州用兵,但隗囂做得也的確是太過分了。

他口口聲聲說臣服天子,效忠漢室,但卻拿劉秀的詔書當放屁,一而再,再而三的抗旨不遵,這讓劉秀還如同能容忍隗囂?

當著使者的面,劉秀也說了一些贊揚隗囂的話,像隗囂能忠於漢室,深明大義,像隗囂頗有才幹,將涼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等等。

但由始至終,劉秀都沒露出過幾個笑臉,臉色都是陰沉著的。

他就是在明確的向隗囂的使者表明,自己現在對隗囂的一再抗旨,已經十分不滿了,如果隗囂還不遵照聖旨行事,那麽,天子之怒,也不是他隗囂能承受得起的。

劉秀通過自己的神情和態度,向使者表明了自己的心意,這可把使者嚇得不輕。離開皇宮之後,使者馬不停蹄的去拜訪洛陽的達官顯貴們。

隗囂在洛陽也安插有自己的暗樁眼線,對於洛陽朝廷的主和派,使者是了解一些的。他首先拜訪的就是鄧禹。

得知隗囂的使者前來拜訪,鄧禹有以禮相待,令人把使者請入大堂,他親自接見。通過大堂的房門,能看到外面的庭院裏擺放了好幾口大箱子。

鄧禹沒有多余的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周使者(使者名叫周方)帶來的是什麽?”

周方連忙向院中的下人擺了擺手,下人們將箱子的蓋子打開,裏面金燦燦的一片,都是一顆顆的金餅。見狀,鄧禹眉頭大皺,問道:“這是何意?”

“大將軍仰慕右將軍已久,時常想親自前來洛陽拜訪,奈何一直無法抽身,大將軍對此,常常扼腕嘆息。大將軍知道右將軍在朝中辛勞,故委托小人,送一些禮品和涼州的特產過來,還望右將軍笑納。”周方滿臉堆笑地說道。

鄧禹看著周方,許久,他淡然一笑,站起身形,走出大堂,來到外面的庭院,他從一口箱子裏拿出一顆沉甸甸的金餅,似笑非笑地說道:“看起來,涼州很有錢啊,特產都是這些。”

周方聞言,一臉的尷尬,搓著手說道:“右將軍,這只是大將軍的一點心意罷了……”

不等他把話說完,鄧禹臉色一沉,將金餅扔回到箱子裏,沉聲說道:“如此厚禮,我鄧禹受不起,周使者從哪拿來的,就送回哪去吧!送客!”

說完話,鄧禹一揮袍袖,走了。

周方萬萬沒想到,自己帶來這麽多的金子,鄧禹只是看了一眼,便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一顆金子都沒收。

他還想追上前去解釋,右將軍府的護衛已把他攔住,面露不善之色,擺手說道:“周使者,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