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

李通率漢軍撤離周至關,這讓羅英喜出望外,當即下令,全軍進攻。

隨著漢軍的撤離,周至關內已然人去樓空,蜀軍沒動一刀一槍,順利攻占了周至關。

而後,以羅英為首的蜀軍沒有在關內多做停留,立刻出關北上,對逃走的李通部進行追擊。

周至關位於山溝內,出了周至關,北上的道路依舊是在山溝裏,兩邊都是陡峭的山坡。

出關沒過多久,前方探子回報,漢軍的隊伍距離己方大軍,只有五裏左右的距離。

羅英聞訊大喜,漢軍龜縮在周至關內,憑借天險,己方拿漢軍的確是毫無辦法,但現在漢軍已出了關,己方可與之做正面交鋒,這次定要殺漢軍一個片甲不留。

他命令麾下將士,全速前進,已最快的速度追上漢軍,不給漢軍逃走的機會。

以羅英為首的五萬蜀軍,開始了急行軍,兜著漢軍的屁股追殺上來。

眼瞅著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突前的蜀軍已能看到前方漢軍的旗幟,可就在這時,道路兩旁的山頂上,響起一連串悠長的哨音。

蜀軍還沒弄明白怎麽回事,就聽轟隆隆的聲響傳來。那轟鳴聲就如同天邊傳來的悶雷,剛開始是沉悶,漸漸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最後都到了震耳欲聾的地步。

人們紛紛尋聲望去,不看還好點,這一看,蜀軍將士無不臉色大變。

只見道路兩旁的山頂上,翻滾下來無數的滾木、礌石。山坡陡峭,滾木礌石受重力加速度的原理,越滾越快,越滾越急,且數量之多,鋪天蓋地,卷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此情此景,不僅蜀軍將士們都傻了,作為全軍主將的羅英也同樣看傻了眼。

漢軍是什麽時候在山頂上做的埋伏?又是什麽時候在山頂上囤積了如此之多的滾木礌石?漢軍不是才剛剛撤離的周至關嗎,他們根本沒有準備這些的時間啊!

羅英的腦袋嗡嗡作響,完全搞不懂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漢軍抵達周至關後,一直在緊鑼密鼓的收集滾木礌石,可周至關內的滾木礌石數量並不多,那麽漢軍都在忙活什麽?

其實漢軍收集的滾木礌石,大部分都沒有運送到周至關內,而是囤積在周至關外道路兩側的山頂上。

這是李通的秘密安排。

朱浮是不太擅長用兵,朱浮作戰,也的確是非常小心謹慎,但就算他再怎麽膽小如鼠,再怎麽懼怕延岑,也不可能把李通扔在蜀地不管,他獨自率部逃回長安。

正所謂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李通可是劉秀的親妹夫,朱浮若是敢這麽坑害李通,回到長安,劉秀都饒不了他。

他之所以舍棄李通,率軍逃回長安,完全是他和李通事先安排好的計謀。

按照李通的推算,朱浮率領西征軍撤回長安後,延岑一定會率部到周至關,與羅英聯手,一同來圍攻己方。

他在周至關外的山頂上設下的埋伏,就是為延岑準備的。

只要延岑率部來到周至關,他設下的埋伏,便可讓延岑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這便是李通聽聞朱浮順利撤走的消息後,喜出望外的原因。

李通本以為延岑這條大魚即將上鉤了,可他也沒想到,延岑貪功心切,根本沒有率部南下來周至關,而是率軍北上,去追擊朱浮了。

按照李通的計謀,可以說現在已是萬事俱備,就差延岑來自投羅網,可延岑的自私自利,卻恰恰讓他躲過了這一劫。

延岑沒有鉆進李通設計好的圈套裏,讓李通事先所做的這些安排都成了無用功,李通能不心灰意冷嗎?

這是他聽說延岑率部北上,沒有來周至關,而表現出備受打擊的原因。

這段時間,李通的心情,和麾下的眾將士們的情緒,都是反著來的。朱浮撤兵,漢軍將士皆感大難臨頭,只有李通心中大喜,延岑沒有南下,而是選擇北上,漢軍將士欣喜若狂,而李通則是心情跌落到谷底。

不過李通也沒有灰心太久,很快他便想到了另一個倒黴蛋,羅英!

李通當機立斷,傳令撤兵,放棄周至關,向北進發。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是想趁著延岑去追擊朱浮的空档,率領著漢軍撤離漢中,脫離險地。

實則,李通的打算是,既然己方未能讓延岑上鉤,那麽,就把羅英給引進來吧!

果不其然。羅英在聽說漢軍撤離周至關後,迫不及待的率軍追擊,結果,以羅英為首的蜀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頭鉆入了李通為延岑設計好的圈套裏。

這便是事情的前因後果。

其實李通在山頂上布置的伏兵並沒有多少,左邊的山頂一千人,右邊的山頂也是一千人,合計只有兩千,但囤積的滾木、礌石數量極多。

山頂上的漢軍,把滾木礌石不斷的退下山坡,剛開始速度還很緩慢,但過了半山腰後,其勢已如同雷霆萬鈞,順著山坡向下翻滾的滾木、礌石就像要飛起來了似的,伴隨著令人心口發悶的悶雷聲,就連地面都在不停的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