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

劉秀也沒有難為胡晟,向他擺了擺手,說道:“胡縣令請起。”

胡晟神情激動地向前叩首,顫聲說道:“謝大司馬不殺之恩!下官多謝大司馬不殺之恩……”

劉秀問道:“聽說,王郎軍的糧草都囤積在貰城,可有此事?”

胡晟連連點頭,應道:“沒錯、沒錯!回稟大司馬,嚴……嚴奉把五萬石的糧食都屯放在了貰城!”

劉秀說道:“胡縣令帶我去查看!”

“是、是、是!”胡晟連聲應著,親自領路,帶著劉秀一行人去往城內的糧倉。路上,貰城的許多百姓都走出家門,雲集在街頭看熱鬧。

人們對劉秀都是只聞其名,未見其人,這次能有機會親眼目睹劉秀,百姓們都不願意錯過。劉秀比人們想象中要年輕的多,形象也好得多。

在百姓的心目中,劉秀要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要麽是三十多歲、奎武有力的漢子。

可事實上,劉秀只有二十多歲,文質彬彬,渾身的書卷氣,而且也沒有尋常官員的傲慢。

這樣的劉秀,讓人們自然而然地心生好感,許多百姓在路邊大聲呼喊道:“大司馬!”

見狀,胡晟臉色一沉,怒聲說道:“這些刁民……”他正要呵斥路邊的百姓,劉秀向他擺擺手,勒停戰馬,向路邊的人群拱手說道:“在下劉秀,今日在貰城,擊殺王郎軍,皆為光復漢室,諸位鄉親不必擔心,我漢軍軍紀嚴明,對城中百姓絕不會侵犯秋毫,若有害群之馬,諸位盡管向縣府舉報,一經查實,秀必嚴懲不貸!”

劉秀的這番話,不必讓周圍的百姓們吃下一顆定心丸,對劉秀也更加敬愛。很快,便有百姓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大聲喊道:“小人叩見大司馬!”

緊接著,擴散開來,越來越多的百姓屈膝跪地,齊聲高呼:“小人叩見大司馬!”

放眼望去,街道兩旁的人群,黑壓壓的跪倒一大片。胡晟在旁看得暗暗咋舌,很多官員出行,街道兩旁的百姓也是跪地歡迎,但那可不是出於自願的,而是被軍兵強逼著下跪的。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劉秀沒動一兵一卒,沒有任何的言語恐嚇,百姓們完全是自發的下跪施禮,通過這一點也能看出劉秀在民間的聲望之高。

劉秀見狀,急忙跳下戰馬,將附近的幾名百姓拉起來,可是現場這麽多人,他不可能一一拉起,只能拱手施禮,說道:“諸位快快請起,如此大禮,秀實在受之有愧!”

稍頓,他幽幽說道:“秀奉旨招撫河北,意在河北各郡,光復漢室,怎知王郎突然於邯鄲造反,導致河北諸郡,戰事連連,百姓深受其害,這皆是秀之過錯!”

其實王郎的稱帝,和劉秀半毛錢關系都沒有,若說有關系,也就是他當初沒同意劉林決堤黃河的意見,從而導致劉林轉而去支持王郎。

現在劉秀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這非但沒有讓百姓怨恨他,反而更加敬佩劉秀的人品。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杆秤,誰善誰惡,人們也都有自己的判斷。

“大司馬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又豈是王郎之流能比!”

“大司馬不必自責,河北之亂,皆因王郎,與大司馬又有何幹系?”

聽著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劉秀心中也很是激動。

從縣府到糧倉,路程並不遠,可劉秀一行人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

終於到了糧倉,胡晟忍不住長長松口氣。

這一路上,劉秀和百姓們太過接近,他也是提心吊膽,生怕發生意外,倘若劉秀在城內有個三長兩短,劉秀的那些手下將士,不把自己生撕了才怪!

進入糧倉,舉目一看,偌大的院子裏,堆滿糧食的草棚一座連著一座。

五萬石的糧食可不是小數目,足夠五萬將士吃上一個月的。劉秀在查看的同時,問胡晟道:“城內現在可有饑荒?”

胡晟連忙躬身說道:“還好、還好!”

劉秀皺著眉頭問道:“何謂還好?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胡晟縮著脖子,咧著嘴,賠笑著說道:“大司馬,貰縣的糧食,養貰縣本地人,綽綽有余,可是,有很多的流民也跑來了貰城,這些流民沒有吃的,入冬之前,情況還好點,入冬之後,每天都會餓死幾個……”

這天寒地凍的,對於流民而言,生存的條件自然是越發的艱難。劉秀沉吟片刻,說道:“即日起,縣府對城內之流民,每日至少施粥一次。”

胡晟愣了一下,連忙說道:“大司馬,縣府的屯糧並不多……”

“倘若縣府的糧食不足,就從這些軍糧裏抽調。既然貰城現已歸屬漢室,貰縣境內,就不能再有餓死人的情況發生!”劉秀不容置疑,斬釘截鐵地說道。

胡晟急忙躬身應道:“下官謹記大司馬教誨,縣府即日起,每日定為城內流民施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