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2/2頁)

現在的漁陽城,正處於爭論當中,爭論的焦點,正是歸屬於誰的問題。更始皇帝劉玄,是根正苗紅,高祖之後,漢室後裔,實力也大,可問題是,他遠在長安呢。

王郎的實力是不如劉玄,但他可在邯鄲,與己方近在咫尺。現在王郎有河北三王的支持,又有那麽多的郡縣歸附,己方想獨自對抗王郎的招撫,無疑於以卵擊石。

漁陽郡府的官員,大多都勸說太守彭寵歸順王郎。只有一人除外,吳漢吳子顏。

吳漢可算是彭寵的鐵杆心腹。

和彭寵一樣,吳漢也是南陽人,當初他是跟著彭寵一同來的漁陽,兩人一同創業,一同經營,關系自然是非比尋常。

後來彭寵成了漁陽太守後,自然也沒忘吳漢這兄弟,任命他為安樂縣令。

安樂縣就在漁陽的旁邊,中間只隔著一條陽樂水,陽是指漁陽,樂是指安樂,陽樂水的名字,也是根據這兩城的名字而來。

吳漢這個人很有意思,明明性情沖動火爆,爭強好勝,但偏偏相貌生得極好,單看外表的話,那就是一副翩翩君子的好形象。

他武力超群,驍勇善戰,不管面對多強的敵人,多麽眾多的敵軍,他從來都是面不改色,但他又不是單純的武夫,足智多謀,胸懷乾坤。

當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英傑輩出,能做到文武雙全的將領不在少數,但要說其中的佼佼者,吳漢吳子顏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吳漢的意見和其它官員都不一樣,他態度十分明確,支持劉秀。至於吳漢為什麽強烈建議彭寵支持劉秀,原因很簡單,也和他的性格有關,現在支持王郎的人已經那麽多了,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你現在歸順王郎,這算是什麽功勞,誰能記得住你?

反之,支持弱勢的劉秀,打敗了王郎,那才是不世之功,可揚名天下,名垂青史。

這就是吳漢的心中想法,彭寵問他為何支持劉秀,他也是這麽回答的。支持王郎得天下,沒功,支持劉秀得天下,大功,封侯拜相,前途無量。

聽完吳漢的話,在場的官員們都差點氣樂了,支持王郎還是支持劉玄,這可是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不過彭寵卻對吳漢的說詞深以為然。彭寵和吳漢的關系,不是其他人能比的,吳漢一句話的分量,也要比其他人重得多。

雖說彭寵當時沒有表態己方到底是該支持劉秀,還是該支持王郎,但他的心裏,已經開始向劉秀這邊傾斜。

恰巧在這個時候,寇恂來到漁陽,面見彭寵,把漁陽、上谷兩郡聯手,共同支持劉秀的意見提了出來。

聽聞上谷郡也支持劉秀,彭寵當場便露出喜形於色的表情,兩眼都閃著亮光。

在場的漁陽官員們還是老一套的說詞,紛紛表示反對,認為王郎勢強,劉秀勢弱,王郎不僅有三王支持,而且冀州的大多數郡縣都已歸順王郎。

而劉秀現在有什麽?就一個中山郡在支持他,而且中山郡境內的許多縣還倒向了王郎。

在他們看來,劉秀的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己方絕不能登上劉秀這條沉船,白白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吳漢環視眾人一眼,冷哼一聲,憤憤不平地說道:“真是一群無膽之鼠輩!”

寇恂也不多話,讓下人拿上來一個圓滾滾的包裹,當眾打開,眾人定睛一瞧,原來包裹內裝的竟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他手指著人頭說道:“此賊為王郎使者,欲出使漁陽,被我半路遇到!”說著話,寇恂向彭寵拱手施禮,說道:“下官鬥膽,代彭太守誅殺了此賊!”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無不大驚失色,有些官員都直接從坐塌上蹦了起來。

手指著寇恂,又急又氣得渾身直哆嗦,怒聲吼道:“寇恂,你好大的膽子,私殺天子使者,你該當何罪?”

“大人,不能放走寇恂!豎子膽大包天,殺害天子使者,天子怪罪下來,大人危矣,漁陽危矣!”

“大人當即刻拿下寇恂,送於邯鄲,交於天子處置!”

人們正七嘴八舌的時候,吳漢突然哈哈大笑,他站起身形,走到那顆斷頭近前,低頭看了看,又仰天笑了起來。他的笑聲,也成功打斷了眾官員的嘈雜聲。

眾人看著吳漢,無不是敢怒不敢言。吳漢和彭寵的關系太好了,雖說只是個縣令,但卻沒人敢得罪他。

吳漢掃視眾人,似笑非笑地問道:“你等要大人拿下寇功曹,送於邯鄲,交由王郎處置,是不是還要大人親自去趟邯鄲,向王郎負荊請罪啊?”

在場的官員們紛紛垂下頭,誰都沒有往下接話,其實,他們都有這個意思。

見眾人這般反應,彭寵勃然大怒,猛的一拍桌案,大聲說道:“漁陽、上谷,比鄰而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今,耿太守已決定支持大司馬,我彭寵自當與耿太守共進退。再敢勸本太守歸屬王郎者,將與此賊,同等下場!”說話的時候,彭寵狠狠指了指吳漢面前的那顆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