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2/2頁)

趙英繼續說道:“王大人,柱天都部的劉秀劉將軍,現就在縣衙外,王大人不要再猶豫了,現在投靠漢軍,將功補過,還為時不晚!”

王崇身子一震,詫異地說道:“劉秀……不,劉將軍也來鄧縣了?”

“是!王大人,劉將軍向我承諾過,只要王大人肯投靠漢軍,鄧縣縣令之職,仍由王大人來擔任!”

見王崇要說話辯解,趙英向他擺擺手,說道:“我知道王大人不是貪圖官位之人,可漢軍不了解鄧縣的情況,由漢軍來治理鄧縣,難免出現偏頗,傷及全縣之百姓,王大人繼續留任鄧縣縣令,對全縣的百姓,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呢!”

言下之意,你王大人現在投靠柱天都部,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更是為保護全縣百姓的性命。

趙英的確很會說話,在大義上,他剛剛給了王崇一嘴巴,現在又是在大義上,給了王崇一個台階下。

王崇扶額,思前想後,他禁不住長嘆一聲,終於還是向趙英點點頭,說道:“本官……我願向漢軍投降!”

趙英聞言,眼睛頓是一亮,將坐在地上的王崇拉起,說道:“王大人大義,實乃我鄧縣百姓之福啊!”

王崇回房,換上官服,重新梳理發髻,然後帶著縣衙中值班的全體衙役,走出縣衙。

到了外面,趙英手指走過來的劉秀,低聲提醒道:“王大人,這位就是劉將軍!”

王崇根本沒看清楚劉秀長什麽樣子,他低垂著頭,雙膝跪地,雙手向上捧著縣令的官印,顫聲說道:“小人王崇,拜見劉將軍!”

劉秀走到張崇近前,拿起他高捧的官印,略微看了看,而後彎下腰身,把王崇攙扶起來,說道:“對王大人,我可是久仰大名,王大人在鄧縣之政績,我亦常有耳聞啊!王大人快快請起!”

王崇站起身形,直到此時,他才仔細打量劉秀。

劉秀比他想象中要年輕許多,也英俊許多,文質彬彬,風度翩翩,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和他印象中的反賊形象完全不同。

如果柱天都部要給自己找一位形象代言人的話,那麽劉秀還真是不二人選。就個人形象而言,劉秀的確很容易博得人們的好感。

王崇對劉秀的第一印象極佳,他幹咳一聲,說道:“將……將軍言重了,小人愧不敢當!”

“哈哈!王大人過謙了。日後有王大人繼續治理鄧縣,我漢軍弟兄,亦可高枕無憂!”說話的同時,劉秀把鄧縣縣令的官印又放到王崇手裏。

他的話,以及他的舉動,無疑是給予了王崇極大的肯定,也讓王崇頗感受用。突然之間,他覺得向漢軍倒戈,倒也不是件讓人無法接受的事。

鄧縣的易主,可以說是在風平浪靜中進行的,完全是一場和平的軍事政變。

而鄧縣的百姓們對此都毫無察覺,人們安睡了一宿,第二天早上起來,看到張貼出來的告示以及城頭的旗幟,方意識到鄧縣已不再姓王,而改姓劉了。

劉秀這邊,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鄧縣,而劉稷那邊,業已拿下了襄鄉。

而且劉稷拿下襄鄉的速度,比劉秀拿下鄧縣的速度都要快。

主要是劉稷一部只用了兩天就從蔡陽趕到了襄鄉。

日行八十裏,兩天走完一百六十裏的路程,這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飛毛腿了。

行軍的速度如此之快,主要還得歸功於劉稷。他和其他兵卒一樣,沒有騎馬,步行前進。

他對部下的要求就一點,跟上自己。劉稷走在前面,朱祐和三百兵卒跟在後面,他們就是這麽一路走到的襄鄉。到了襄鄉之後,只稍做休息,劉稷便下令攻城。

襄鄉的守軍不多,只一千來人,可攻城的漢軍數量更少,才三百人而已。

在守軍稀稀拉拉的箭射之下,三百漢軍沖到襄鄉城前就已傷亡十多號人,然後人們用事先準備好的長木杆子,要把人挑上城頭。

可是他們準備的長矛杆子,總共才十根,就算每次都成功,一輪下來,也只能有十人攻上城頭,在上千守軍的圍攻之下,很快便被淹沒在人海當中。

幾輪沖殺下來,傷亡二、三十號人,攻城的漢軍已無力再做進一步的強攻,只能選擇撤退。

他們在後撤的時候,城頭上的守軍還在一個勁的放箭,撤退的漢軍不時有人中箭倒地,剩下的兩百來人,已如同一盤散沙,毫無陣型可言。

尤其是站在城頭上往下看,漢軍都已經混亂成一鍋粥,自相推搡、碰撞,亂得一塌糊塗。襄鄉的縣令和縣尉見狀,不約而同地意識到自己立功表現的機會來了。

他二人沒有任何的分歧,一致認為,現在正是追殺反軍,擴大戰果的好機會。

這兩位,帶上一千多守軍和衙役,打開城門,沖著潰敗的漢軍追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