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一座城市的毀滅(第2/2頁)

這樣的確就好辦多了,這一帶人口遠不如江浙,目前遭災就四五個縣而已,加起來雖然得一百多萬人,朝廷也不可能不救濟,畢竟這裏維持著漕運。

他害怕的只是饑民造反,搶劫往北方運輸的漕糧而已。

但楊信把饑民帶走就簡單了。

楊信把災民裏面受災最狠的,統統以雇工方式帶走,剩下遭災稍微輕一些的,朝廷再出些銀子救濟,也就差不多可以撐過去了。說到底這裏有運河支撐,糧食供應不會缺乏,缺得只是銀子購買而已,只要有銀子,運河上糧食會源源不斷送來。

“淮安有多少糧食?”

楊信突然問道。

“淮安都是漕糧,這個沒有聖旨不能動的,至於民間商人糧食不多,幾乎全都運往江南。”

呂兆熊警惕地說。

漕糧是絕對不能動的。

不過淮安那邊的確也沒有太多的糧食可用,畢竟還有江南災區,那裏正在像漩渦般,把半個大明的糧食吸進去,話說那片災區人口加起來可不下千萬。光一個蘇州府官方人口數字就超過了兩百萬,實際上這些人口也就是蘇州城的,整個蘇州府人口恐怕不下五百萬。再加上同樣受災的常州和松江,甚至部分鎮江,湖州和嘉興,受災人口絕對千萬級別,這些人的吃飯輕松吸幹周圍存糧。

而淮南一帶本來就是主要向江南供應糧食的。

淮安真很難有太多余糧。

“我給你弄十萬石,給我準備筆墨紙硯,我給你借十萬石。”

楊信說道。

向誰借?

當然是向他的老朋友啦!

衍聖公就在四百裏外,有他這個糧庫當然找他了,這些年衍聖公雖然被士林罵的恍如消失一般,但孔家的財富可與日俱增,天啟都時不時賞賜一下,比如上次六藝考核,緊接著天啟就給他賞賜一身蟒袍。

可憐的孔胤植絲毫不知道,自己隔著四百裏都沒逃過楊信的魔爪。

至於他是否同意……

他一定會同意的,他可是楊都督最好的朋友。

緊接著楊信就離開徐州。

不過他沒返回蘇州,而是直接去了他的鳳陽屯墾區,並且在這裏召集起五千民兵,分別駕駛一艘艘小船北上接淮北的災民。之後的整整半個月裏,他都在做這個,不斷將一船船跟他簽了合同的難民從他們躲避洪水的山丘接到鳳陽,其中不乏一些已經餓得半死的。不過這時候鳳陽的余糧已經不多,雖然今年這裏的夏收完成而且收成不錯,但出售給他那些糧站的余糧全部調往江南。

好在這個很好解決,從湖廣那邊購買就可以了。

這個由汪晚晴負責。

她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跟她爹試探一下緩和關系。

當然,回家是不行的。

她要是敢回家估計這輩子別想再出來了,現在她的名節已毀,外面已經把她流傳的恍如妖婦般,包括她和楊都督之間的種種段子,也都在民間小報大肆流傳。

不過也有很多百姓視她為恩人。

畢竟之前是她和隴孝祖在整個江北負責抗震救災。

總之她是嫁不出去了。

回家也是被她爹強行塞進哪個尼姑庵或者道觀,很可能是前者,她爺爺是李贄徒弟也是信佛的,她家和黃州府的那些大師們關系密切,所以相信某個尼姑庵已經給她留出了位置。

而就在楊信雇傭災民時候,天啟也下旨,就近發十萬兩鹽稅,以這些鹽稅救濟徐州及周圍災民,至於江浙由楊信負責,一切救災款暫時先由他墊付。

至於救援朝鮮……

朝鮮重要還是江南重要?

暫緩,什麽時候兩處災區的情況穩定下來再去,李倧那裏先自己繼續撐著,天啟又不傻,朝鮮死活關他屁事,但江南亂了或者徐州亂了,都會讓京城餓肚子的。

而此時的遼東,一場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

遼東經略孫傳庭,親自率領以曹文詔,孫元化,張神武三部為核心的中路軍出撫順關攻薩爾滸,以祖大壽部為南路出鴉鵠關,以開原總兵趙率教部及葉赫騎兵為北路出廣順關,兵分三路向赫圖阿拉發起進攻。

在經歷了整整六年的防禦後,大明在遼東終於恢復了主動權,由防守方變成了進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