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朝鮮太上皇(第2/2頁)

當然,稅率也應當給我少一些。

畢竟我也要賺錢的。”

楊信說道。

他的目標就是做朝鮮的太上皇而已。

這時候吞並有什麽意思?吞並了就是自己的國民,必須給他們與自己國民一樣的待遇,不然的話他們終究會不滿,然後找借口鬧事,造反,那麽就得繼續投入成本鎮壓,甚至折騰太狠還得給他們一些優待換取他們不鬧事。更何況吞並了對楊都督又沒好處,但這種模式卻可以在不管他們老百姓死活的情況下,不斷向他們那裏塞人。如果老百姓反對,那也是李倧負責鎮壓,楊都督只需要負責做太上皇控制李倧就行。

然後朝鮮變成了他的提款機。

商業被他控制,肥沃的土地被他控制,礦產被他控制,整個朝鮮到處都是他的武裝屯墾雇員,到處都是他的商業據點,就像英國玩印度一樣。

朝鮮的一切都逐漸落到了他的手中。

對於開化地區剝頭皮式殖民並不合適,這種方式適合對文明程度低的蠻族區,對於開化地區殖民適合印度式,扶持上層奴役屬民,然後通過各種特權把上層奴役屬民的財富弄到自己手中,同時以商業等各種借口,不斷移民染色。當下層忍無可忍揭竿而起時候,甚至還得幫助上層鎮壓他們,然後這樣過一百年,就算你想走那些上層也會哭著喊著不讓你走。

至於殺人,控制人口增長……

這個人家上層自己就給你辦了。

對朝鮮就適合這個,在當這個太上皇的情況下,帶著這些舊貴族一起當朝鮮人民頭上的寄生蟲,一定要保持這片土地的腐朽落後,絕對不能給他們光明。

至於李倧是否同意……

不用李倧決定。

金尚憲自己就能很幹脆地答應。

然後楊都督迅速給他羅列出各種項目,應該給予他的特權,尤其是治外法權這個必須得明確。

這一個同樣是必須的。

反正朝鮮那邊也不可能管大明的百姓,實際上這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原本就這樣的。

總之金尚憲這個棒子們尊崇的朝鮮文天祥,就這樣迅速簽下無數差不多可以說不平等條約,稀裏糊塗地把朝鮮的所有命脈拱手送給楊信。

“這樣就可以了,司諫可以回去稟報大王,就說楊某很快就會帶兵過去為大王掃清胡塵,另外我的三千陸戰隊,會跟隨司諫一起過去,有他們在,想來建奴是攻不下羅州的。”

楊信滿意地說道。

然後他就這麽把金尚憲打發走了。

至於招募新軍……

那個急什麽,等年底再說,話說這時候楊都督還得賑災呢。

常州,江陰的洪災已經發生,不過死的人並不多,主要是整個災區基本上都已經民兵化,得到楊都督的預警後,那些莊頭兼營長們,早就嚴陣以待,這一帶老百姓對於水災有著充足經驗,只要組織得力基本上不會死人。而且這一帶洪水不是那種山洪爆發傾瀉直下式的,所白了就是降雨超出容納能力,最終所有河道全部溢出,然後在附近造成大面積的漫灌。

然後土坯房就塌了。

但這一帶退水同樣也快,畢竟旁邊就是長江,只要水災發生時候組織得力就能把損失減到最小。

但是。

水災結束後必須賑災。

否則被洪水漂沒一切的災民會餓死,會在水災過後的瘟疫中病死,尤其是梅雨季節至今沒有結束,在持續的雨中那些災民更需要安置,否則暴露在雨中他們同樣會很快就因為疾病而死。

總之楊都督需要花錢,這種時候他哪有心情招募新軍,再說他又不是說缺少可用的軍隊,與其用兵部剛剛批給他的幾十萬招募新軍,還不如先拿來賑濟一下災民。尤其是不只是常州江陰受災,這時候持續的大雨已經讓整個太湖周圍溝滿河平,無錫同樣有大量鄉村被淹,就連吳江也告急,那裏的農田已經完全消失在了洪水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麥收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