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九章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第2/2頁)

“不是,小的們是來等都督處置劉家的。”

最近一個明顯的農夫高喊著。

然後其他人紛紛附和。

“那好,如果劉家查實所犯罪行並抄家,我保證劉家所有田產都依照無錫例處置,你們誰還知道劉家其他罪行的,可以到我這裏檢舉。”

楊信說道。

然後那些百姓一片歡騰。

“你看,讓老百姓擁戴就是這麽簡單。”

楊信轉頭對萬時華說道。

他根本就不擔心這場抓捕會出現上次的情況,距離上次已經過去近三年,無錫那些民兵是什麽日子早就盡人皆知,在那裏降到最高不超過四成,普遍兩三成地租會帶來什麽結果就不用說了。無錫一帶普遍就是每畝年收兩三石米,是米而不是稻谷,兩熟制還會帶來一季小麥或者油菜籽,楊信的標準是一戶五口之家最高租種十五畝,三四十石米的年收入。

人均近十石。

加上小麥或者油菜肯定超過十石,其他什麽稅也不需要交。

實際上那裏的民兵都是部分種稻部分種棉花,最後再由女人紡紗賣錢。

這樣的日子就是普通老百姓夢寐以求的。

有這樣的榜樣,而且經過了近三年的口口相傳,南昌又不是說和無錫遠到信息不通,兩地都是商業城市,互相之間商業往來頻繁,不用有人故意傳播,就那些去無錫販布的商人夥計,就把那裏的情況傳過來了。更何況不僅無錫,還有鳳陽的例子,原本軍戶大量逃亡都荒蕪的鳳陽,在那些蕩寇軍的屯墾下,都已經可以向外出售糧食了。

那地方可比南昌差的太遠。

但人家在那裏一樣做到豐衣足食,這一點從那些到山裏不斷往外拉人的前棚民口中就能知道。

甚至這一帶棚民都明顯少多了。

全都被吸引到那裏了,短短不到三年,鳳陽府人口增加了兩萬多。

都是作為楊都督的雇工,在那裏開荒種田,楊都督一粒租子不收,唯一的要求就是余糧必須出售給他,另外閑暇必須進行軍事訓練,不過不同於無錫,那裏的土地開墾出來算他的,所以按照民田繳納田賦,另外人頭稅之類的也交,不過由楊都督收,再由楊都督交給官府。

所以就二分火耗。

官員愛定多少,楊都督就按照二分。

無錫那邊則屬於皇田,皇上特準只交租不交其他任何稅。

實際上天啟比以前得到的還多,以前哪怕是無錫一帶的重賦官田,一畝也就是兩鬥或者三鬥,而且是稻谷,而現在兩三成地租一畝可以讓天啟收到一石左右,但老百姓理論上交給皇帝的更多了,日子卻過的更好了。

原因很簡單。

官員盤剝直接沒了。

老百姓把稻谷租子交到橫林就行了,甚至運輸損耗都不用他們負責,運輸是由楊都督的商業船隊承擔,有損耗也是楊都督負責。

一切都清清白白幹幹凈凈。

那麽南昌的老百姓瞎啊,三年來還看不下出誰對老百姓好?

這些老百姓聚集是為了保護劉家,保護這個當朝大學士,剛剛辭職的巡撫家來阻擋楊信的嗎?人家明明是來看劉家到底會不會抄家,他們同樣的好日子會不會到來的,如果楊都督的罪名不夠,不能讓劉家抄家,那他們不介意再給補充些新的,總之必須得讓劉家抄家,劉家不抄家,他們的好日子就沒了。

話說這些生員還以為民心可用,還覺得正好可以鼓動他們起來暴打奸臣,但實際上老百姓就是把他們當一群傻子而已。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楊信拍著萬時華肩膀不無得意地說道。

劉家就這樣迅速被封門,同時五百苗兵連同他們的家屬,也在幾名原本旁邊山裏山民出身的軍官,還有兩名錦衣衛帶領下,暫時留在這裏看押。

至於他們的衣食……

這個當然,當然由楊都督負責,不過鑒於劉家倉庫有的是存糧,所以先從裏面借用吧,要是劉家謀叛證據確鑿,那就在抄家時候扣除,如果劉家罪不至於抄家,那,那朝廷會補上的,總之楊都督都是依法辦事。而那兩名錦衣衛還會繼續搜集更多劉家的罪行,那些老百姓可以向他們檢舉,尤其是那些涉及謀反謀叛和大逆之類的,總之敞開門歡迎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