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玉璽

“停!”

錫爾呼納克杜棱驚恐地喊道。

楊信笑眯眯地松了松手,林丹汗貪婪地深吸一口久違的空氣。

“我們可以放你進城,但是否稱臣由大汗決定。”

錫爾呼納克說道。

楊信滿意地點了點頭。

“第二,放了你們抓的軍民,歸還搶掠的財物,並且向大明皇帝進貢五千匹馬和五千頭牛謝罪,最少一半公牛一半母牛。”

楊信說道。

當然,這主要是他自己要的。

他對馬倒沒什麽興趣,但牛是他最需要的。

畢竟接下來他還得給鳳陽的手下配耕牛,有這樣五千頭牛就足夠了,實際上他這兩年貿易最喜歡的也是牛,天津那邊的蕩寇軍之所以迅速轉入正常生產生活甚至還都快把減河完工,很大程度上借助源源不斷送去的蒙古牛,雖然這種牛不適合水田,但在旱田使用卻非常好用。

實際上也能耕水田。

那並不是水牛的專利。

只不過黃牛的蹄子相對小一些,在泥濘中沒有蹄子寬大的水牛方便,而且沒有後者那麽防水,不適合長久在水裏浸泡,容易爛蹄而已。

但用是可以用的。

效率差一些,損耗相對大一些而已。

“可以!”

錫爾呼納克杜棱毫不猶豫地說。

這就是贖金了,按照規矩這是必不可少的。

五千匹馬,五千頭牛,這個數字不算太多,相對於林丹汗的大汗身份,這個數字甚至有些便宜了。

“第三,獻上你們手中的那顆玉璽。”

楊信說道。

林丹汗手中的確有一顆玉璽。

而且還當做命根子一樣收藏著,原本歷史上在他病死後,這顆玉璽被他老婆獻給了黃台吉,後者驚喜萬分地吹噓成傳國玉璽,並且搞了盛大儀式迎接,之後得意地正式改國號改元,搞得這東西就跟真的一樣。

但是……

這其實是顆明朝玉璽。

而且還是顆只用於一到五品誥命的制誥之寶。

明朝玉璽不只一顆,至於所謂的傳國玉璽早就沒了,宋朝就沒有,胡元也是自己刻的,而且被李文忠打包了,朱元璋自己一氣做了十個,大明傳國之寶,奉天執中璽,廣運,厚載兩寶,天子六寶,永樂又增加四個,皇帝親親之寶,奉天之寶以及誥命,敕命二寶。

但之後經歷土木堡之變,幾次宮中火災,這些玉璽多次出現遺失,有遺失的就肯定補造,不過這些都是宮內的事務,沒有外面的歷史記錄,另外嘉靖也新造了不少,包括他那顆修道用的。

最終到現在大明皇宮禦寶二十四顆。

二十四顆玉璽。

每一顆用途各不相同。

至於林丹汗手中的制誥之寶,誰也不知道他從哪兒來的,有可能是土木堡之變時候被埋起來,但後來被一個放羊的發現,也有可能宮中幾次火災被太監偷出去賣錢的。總之他得到了一顆大明皇帝用來發誥命的制誥之寶,而且是一顆因為丟失已經造了新的廢棄玉璽,皇宮現在就有一顆同樣的,然後他就當做寶貝收藏著,甚至他那顆雄心是不是跟這東西有關也很難說。

然後他死了,這東西又被黃台吉弄去。

這就是那顆所謂的傳國玉璽,說白了就是顆明朝皇帝遺失的廢印。

但這個還是得弄回來的。

因為林丹汗就是用這個向蒙古各部裝逼的。

把這顆玉璽弄回來,他身上的光環立刻減弱,原本就不怎麽鳥他的各部首領就更不鳥他了,更何況他還是以俘虜身份,交出這顆玉璽向大明皇帝稱臣納貢換來的自由,那他就更淪為笑柄,本來就因為信仰問題對他不滿的各部,就更把他當笑話看了。

而他的雄心壯志不會因此消失,他還是要一統各部的。

但這樣各部就更不會甘心接受他的統治。

最後肯定要抵抗的。

原本歷史上他們就抵抗,這樣會更堅決抵抗。

不過必須得說明,林丹汗的實力其實並不弱,察哈爾部也是各部中最強的,主要是察哈爾部作為大汗直屬終究還是有點凝聚力,但其他各部就更亂了,內喀爾喀五部是因為有炒花這個堪稱老祖宗級別的,所以才能勉勉強強成為一個聯盟,但其他各部卻連聯盟都很難稱得上。

尤其是十二土默特,這些年最主要就是各部混戰。

目前的老大是蔔石兔,接受明朝的順義王冊封,但和素囊等幾個台吉持續混戰,十二土默特根本合不起來。

其他科爾沁,杜爾伯特等部實力都遠弱於察哈爾。

所以原本歷史上兵強馬壯,而且手握大義的林丹汗東征西討,迅速打得各部至少表面上臣服,但當建奴向西擴張時候,被他欺負懷恨在心的各部大多數迅速倒戈,而科爾沁部更是主動跑去投奔建奴說被他侵略。現在建奴被打回去,在林丹汗的征討面前,這些不願意臣服的各部就得尋找新的外援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