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親情問題(第3/3頁)

年約三旬的婁敬其實生得十分平常,相貌毫無特點,屬於那種扔進了人堆裏很難再找出來的類型,好在項康從來不會以貌取人,只是粗略打量了一番婁敬之後,便直接問道:“前段時間,就是你給齊國賊軍出主意,先是成功偷襲了我們的營地,又識破了我們的誘敵之計,攔著齊趙賊軍沒有落入我們的陷阱?”

“回稟漢王,正是罪卒。”婁敬明顯很有膽色,神情甚是鎮定的回答道:“罪卒罪該萬死,但是也請漢王體諒罪卒的苦衷,那時候罪卒既是身為齊軍士卒,又受虞將軍的救命大恩,不得不為他出謀劃策,幫助齊國軍隊與漢王的軍隊為難。”

“放心,本王沒有責怪你的意思。”項康給婁敬喂了一顆定心丸,又說道:“本王只是好奇,想親眼看一看你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是不是真有真才實學。”

“請大王出題。”婁敬回答得不卑不亢。

“有點膽量。”項康笑笑,又稍微盤算了一下,說道:“那你說一說吧,本王欲破西楚賊軍,一統天下,應該如何行事?”

“漢王真的是給罪卒出了一個大難題。”婁敬苦笑說道:“漢王如何攻破西楚軍,一統天下,應該是漢王和麾下重臣商量的大事才對,小人不過是一個被俘小卒,如何敢為漢王出謀劃策?不過……。”

稍微猶豫了一下後,婁敬還是鼓起勇氣說道:“不過罪卒認為,大王若要攻破西楚,一統天下,首先得解決一個重要問題。”

“什麽重要問題?”項康立即問道。

“親情問題,也就是大王與本家兄弟之間的恩怨情仇問題。”

婁敬的回答讓舉薦他的李左車都忍不住臉色一變,項康也多少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婁敬竟然敢當著自己的面提起這個連張良、陳平等人都不敢輕易觸及的自己的心頭傷疤,婁敬卻是毫無懼色,又直接說道:“請漢王恕罪,罪卒鬥膽直言,如果漢王不盡快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麽西楚軍不但注定會和漢王你死戰到底,天下諸侯,恐怕也不會對漢王你真正的心悅誠服,即便勉強臣服,將來恐怕也遲早會生出異心。”

“婁敬。”李左車趕緊開口,喝道:“別太狂了。”

“沒關系。”項康向李左車擺手,又向婁敬吩咐道:“繼續說下去,直言無諱。”

“謝漢王。”婁敬的神情更加鎮定,說道:“罪卒聽聞,大王在下相首舉反秦義旗之時,得同族兄弟的助力良多,只不過後來武信君入主楚地,分拆大王當時的麾下軍隊,大王才與同族兄弟漸行漸遠,最後乃至反目成仇,勢同水火,其間過錯是誰,罪卒不敢過問。但是罪卒認為,大王還是虧欠了同族兄弟,沒有拿出誠意彌補當初幫你起兵時的手足骨肉,所以項氏一族才會全力幫助西楚王與大王你敵對,還即便身處絕境,明明已經必敗無疑,也不肯選擇向大王你屈膝投降。”

項康的臉色逐漸開始陰沉了,但還是又說道:“說下去,繼續說下去。”

“大王,親眼看到了你的骨肉兄弟都不肯向你屈服,西楚文武會怎麽想?其他的天下諸侯又會怎麽想?”婁敬反問起了項康,說道:“他們會不會懷疑大王你是刻薄寡恩,不念恩情舊情,所以就連當初幫你起兵的同族兄弟都堅決棄你而去,誓死與你為敵?又會不會懷疑大王你待手足骨肉尚且如此,更何況對待他們這些外人?既如此,他們又如何敢輕易背棄西楚王,選擇向大王你臣服?他們被迫向西楚王靠攏,大王你又如何能夠迅速攻破西楚,一統天下?”

婁敬的這些話字字句句都問到了項康的心裏,讓項康徹底的無言可對,也讓確實虧欠項家兄弟的項康不由垂下了頭,旁邊的李左車看出不妙,忙說道:“婁敬,你不要言過偏頗,你知不知道,在濮陽的時候,我們大王的將士俘虜到了項悍,我們大王不但沒有害他,還極盡安撫,全力勸說他歸降我們漢軍,項悍冥頑不靈,頑固不化,堅決不肯答應,我們大王也不但沒有計較,反而為他治傷,還送給他幹糧戰馬,讓他自行返回西楚土地,如此顧念親情,世人還有什麽話說?”

“不夠,遠遠不夠。”婁敬馬上就答道:“請廣武君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倘若你是項悍將軍,力戰之後被抓為俘虜,漢王才出面勸降,你會不會輕易接受?你又還會不會記恨漢王的不念舊情?骨肉相殘?”

李左車閉上嘴巴,項康則擡起頭來,向婁敬說道:“既然你覺得本王對同族兄弟做得不對,那你說,本王應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