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的決戰(第3/4頁)

“給公孫同去令,叫他出兵北上,攻打從東門出城的趙國賊軍!”鄭布連眼皮都不眨的下令,又大吼道:“倪季,方子牽,你們兩個,各帶五千軍隊北上,一個負責巨鹿南門,一個負責巨鹿西門,一定要給我堵死趙國賊軍的回城道路!如果讓趙國賊軍的主力逃回了城裏,你們兩個一起給我帶敢死隊打蟻附戰!”

吼叫完了,鄭布除了又給北門戰場派去一萬軍隊幫忙外,還又下令讓更多的漢軍將士出營集結,親自統領後軍擔任總預備隊,紅著眼睛要抓住這個機會,徹底殲滅敵人的城外之軍。

各種陰錯陽差加上張耳狗急跳墻的添油戰術,原本應該只是一場中等規模還不敢肯定能打起來的伏擊戰,意外變成了一場漢軍南線主力和趙軍精銳戰兵部隊外加巨鹿守軍主力的全面決戰,同時也是一場雙方事先都沒有預想到的全面決戰,漢軍各部匆匆出動,分別趕往各自負責的戰場參戰,被困的趙軍精銳部隊懼怕漢軍騎兵追擊,不敢往其他方向突圍,只能是全力沖向巨鹿城門,匆忙出城的趙軍拼死接應,在巨鹿的北郊東郊與漢軍廝殺得天昏地暗,不可開交。

在這一刻,漢軍的兵力優勢也終於得以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管是在那一個戰場上,漢軍都擁有最為絕對的兵力優勢,還恰好是用精銳部隊包圍住了敵人的精銳主力,以強戰強不吃任何的虧,把被困的趙軍精銳包圍得如同鐵桶一般,同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讓趙軍將士連氣都喘不過來,死傷數字接連上升,而隨著傷亡的不斷擴大,兵力的不斷減少,還有漢軍後軍的再次趕到增援,被困趙軍也更加沒有了自行突圍的希望或機會。

在這個戰場的旁邊近處,從北門出城的巨鹿守軍,也被士氣高昂的漢軍打得節節敗退,傷亡同樣慘重的同時,還已經被迫退守到了護城河的橋梁旁邊,隨時都有可能潰逃回城。

巨鹿城的東北角,出城北上的巨鹿守軍倒是一度擁有短暫的兵力優勢,可是在下馬而戰的漢軍精銳騎兵面前,戰鬥力稍遜一籌的巨鹿守軍依然還是討不到什麽甜頭,幾次沖鋒都被漢軍騎兵堅決打退,而當公孫同率領著漢軍步兵大隊趕來增援後,巨鹿守軍又馬上落入了全面下風,被漢軍步騎前後夾擊,殺得鬼哭狼嚎,屍橫滿地,士卒不斷逃散。

天色即將微明時,從東門出城的巨鹿守軍率先崩潰,士卒紛紛跳進護城河泅渡過河逃命,投降者不計其數,領兵出擊的巨鹿守軍大將溫公被漢軍生擒活捉。

再緊接著,從北門出擊的巨鹿守軍也潰逃回城,漢軍乘勝追殺進了甕城,如果不是守軍立即放下千斤閘切斷道路,出城趙軍鐵定只會損失更大,然而即便如此,五千出城接應的巨鹿守軍,也仍然只有一千六百余人僥幸逃回城內。

最慘的還是被四面包圍的趙軍精銳部隊,到了天色全明時,被漢軍四面包圍的趙軍已經所剩不到千人,再也看不到任何突圍希望,即便巨鹿城池其實就在眼前,也仍然是咫尺天涯。最後見突圍無望,趙軍大將蘇袒只能是自刎謝罪,余下的趙軍將士也紛紛放下武器投降,一萬精銳勁卒,只有區區數百人在混戰中僥幸逃出戰場。

在城墻上看到趙軍精銳被漢軍徹底全殲的慘景,實際掌握趙國軍政大權的趙相張耳仿佛呆癡,許久都是一動不動,好不容易擡步間,張耳又突然一個趔趄,直接摔倒在了城上,面如金紙,直接昏死過去。

再接著,眾人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胸口,費了不小的勁才把張耳救醒後,張耳又抓住了魏無知的手,聲音微弱的艱難說道:“快,給西楚的大司馬周殷寫信,把情況告訴給他,請他趕緊回來救巨鹿,不然巨鹿就完了。巨鹿完了,沒有人給他供應糧草,那他也完了。”

亞馬遜叢林裏的蝴蝶,這也是周殷和項睢突然決定與漢軍北線主力在汦水戰場展開全面決戰的真正原因,因為反漢聯軍在南線的局勢突然全面惡化,周叔一旦與南線漢軍取得聯系,知道了巨鹿戰場的形勢已經對漢軍無比有利,那麽以周叔的奸詐,絕對是會和楚濟聯軍死耗到底,耐心等待楚濟聯軍被迫南渡汦水再發起進攻!

所以收到了張耳的告急書信後,當時的周殷和項睢沒有任何選擇,也只能是乘著周叔還沒有來得及與南線漢軍取得聯系,趕緊抓住北線漢軍主動約戰的機會,冒險和周叔打一場北線決戰!

與沮喪絕望的趙軍截然相反,大勝後的漢軍隊伍當然是歡聲陣陣,巨鹿城外也到處可見興高采烈的漢軍將士,或是提著在戰場上砍下來的敵人首級,或是押著抓獲到的趙軍俘虜,笑逐顏開的凱旋回營,漢軍主帥鄭布更是在漢軍營外哈哈大笑,手舞足蹈得如同中了大獎——嚴格的來說,也的確是中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