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生牛犢(第2/3頁)

立營期間,張敖等人還遇到了一個意外問題,那就是有許多剛剛歸隊的趙軍降卒打小報告,說很多剛歸隊趙軍降卒接受了漢軍收買,有隨時叛變乃至為漢軍充當內應的可能,張敖派人查明確有此事後,只能是打消了讓歸隊降卒單獨編制成軍的念頭,選擇了把歸隊降卒徹底打散重編,補充進自己帶來的四萬軍隊消化吸收。

除此之外,張敖又采納貫高的建議,安排人手明白告訴歸隊降卒,表示絕不追究那些接受漢軍收買的降卒責任,讓他們自行坦白交代了事,還明確要求不得沒收歸隊降卒接受的漢軍賞金,以免造成這些降卒不滿,留下更多隱患。

張敖等人對於這件事的處理手法其實也還算不錯,起碼沒有激化內部矛盾,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徹底打散重編了歸隊降卒後,職位級別受到影響的降卒中基層將領心裏還是多少有些不滿,覺得自己無緣無故被降級調整太過冤枉,同時突然新增了八千多歸隊降卒之後,趙軍隊伍裏依然還是出現了一些混亂,新增的降卒與將領互不熟悉和認識,又沒有任何的時間磨合,內部管理的問題自然迅速增多。

那些白揀了漢軍賞金的趙軍降卒也一樣受到影響,坦白交代承認了的,自然受到了同伴的嫉妒和程度不同的排擠,還有各種各樣的冷言冷語,沒有坦白交代承認的,又害怕東窗事發被同伴發現告發,心裏惴惴,還有直接被發現的,更是遭到了同伴的漫罵和質疑。所以張敖等人即便沒有追究,趙軍基層的矛盾和問題還是不可避免的大量出現,新老士卒更加難以迅速融為一體,間接影響到了趙軍的整體戰鬥力。

位於趙軍食物鏈的最高層,張敖和貫高等人當然很難立即發現這些基層問題,張敖和貫高等人目前最關心的,依然還是接下來的戰術選擇,到底是乘著漢軍立足未穩,盡快進兵把漢軍趕走,重新奪回井陘重地的控制權?還是深溝高壘與漢軍對峙,等待張耳和西楚軍的增援?

周叔的瞎扯淡部署在這一刻又發揮了作用,除了貫高之外,所有的趙軍將領都認為應該利用漢軍兩翼空虛的機會,主動出兵拿下井陘縣城和夏說的降卒營地,剪除漢軍的兩翼之兵,壯大自軍的兵威士氣,再有就是乘機引誘漢軍出兵決戰。

貫高堅決反對主動出兵,說道:“不可冒險,我們趙國的主力已經南下到了河內作戰,後方空虛,全靠我們這支軍隊守衛井陘東口,防範漢賊進兵我們的腹地,我們如果冒險主動出兵進擊,一旦有什麽閃失,後果必然不堪設想。最好的辦法,就是扼守險要,和漢賊長期對峙,逼著他們主動發起進攻。”

貫高是張耳的絕對心腹,極得張耳信任,年齡又擺在了這裏,他出言反對,趙軍眾將自然都不敢過於反駁。然而一向對貫高言聽計從的張敖這次卻有不同意見,說道:“貫老先生,如果說渡過綿蔓水進兵攻打漢賊的營地是在冒險,這點晚輩倒是承認,賊軍倘若選擇半渡而擊,我們是比較麻煩。但是井陘縣城位於綿蔓水的東岸,我們出兵攻打井陘縣城,不但沒有任何危險,相反還有希望逼迫漢賊渡河增援井陘縣城,反過來可以贏得把賊軍半渡而擊的機會啊?”

綿蔓水便是青史留名的背水一戰發生地,河流很難渡過,逼得韓信的軍隊只能是死戰到底,眼下又值春季雨多,河水上漲,進兵當然更是困難。所以考慮到這個有利地形,貫高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說道:“如果不渡河只攻城,那老夫不反對。”

“那就這麽定了。”張敖拍板,說道:“立即著手趕造攻城武器,進兵攻打井陘縣城,能誘得漢賊渡河增援最好,如果不能誘得漢賊過河,我們就先拿下井陘縣城,依托城池和漢賊對峙。”

就這樣,眼饞目前的有利形勢,在實力並不占什麽優勢的情況下,趙國軍隊不但沒有考慮撤退溜走,也沒有選擇據險而守,相反選擇了全力趕造攻城武器,準備向漢軍守兵不多的井陘縣城發起主動進攻。

經過兩天時間的匆匆準備後,趙國軍隊的攻城武器很快就準備完善,然而讓張敖等人吐血的是,就在他們準備在第二天發起攻城時,周叔竟然在當天晚上連夜抽調了兩千軍隊渡過綿蔓水,進駐井陘城內幫助守城,一下子就粉碎了趙軍迅速拿下井陘縣城的希望。

“無恥漢賊,怎麽知道我們準備今天發起攻城的?”

氣憤的盤算了片刻,張敖一度打算不顧漢軍已經增兵城內,堅持要繼續進兵攻城,貫高卻攔住了他,說道:“少將軍冷靜,周叔突然增兵井陘,擺明了是想利用城池的有利地形大量消耗我們的軍力,我們堅持繼續進兵,一旦不能順利拿下井陘城池,被漢賊守軍依托城防把我們耗得師老兵疲,必然於戰不利。反正井陘縣城只是一座小城,城裏既沒有多少人口,也沒有多少糧食,就算拿下來了也意義不大,不如暫時放棄攻打,耐心等我們的援軍來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