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更狠的還在後面(第3/4頁)

順便說一句,廢立國君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屢見不鮮,最早的有鄭國的祭仲,後來有魯國的慶父和齊國的田成子,這些權臣廢立的國君還不止一個兩個!

這還沒完,替熊心揪心過後,宋義又馬上醒悟,項康此舉其實不僅僅是在警告熊心一人,同時也是在警告自己這個楚國令尹,因為按照楚國的律法,左徒大夫可以直接升遷為令尹!這也就是在說,如果宋義再敢吃裏扒外幫著熊心對付項氏家族,老項家完全可以讓景駒把宋義取而代之!

熊心和宋義一起心裏七上八下的時候,項羽一派最有政治頭腦的曹咎當然也站了出來,語氣十分誠懇的說道:“大王,三閭大夫景駒不但是楚國王室之後,又才幹出眾,德才兼備,微臣也鬥膽懇請大王采納右將軍的奏請,將三閭大夫升遷為左徒大夫。”

雖然不明白項康和曹咎的用意,可是看到曹咎跳出來支持項康,楚軍江東派文武還是紛紛站出來附和,甚至就連政治數值為負的項羽也知道幫親不幫理,站出來懇求熊心采納項康的奏請。惟有當初極力主張擁立楚國宗室成員為王的範老頭沒有動彈,不過範老頭也忍不住在心裏說了一句,“沒錯,如果大王你鐵了心忘恩負義,故意和當初把你扶上王位項家為難,老夫也絕不反對項家人行廢立之事,用景駒把你取而代之!”

熊心確實很有政治頭腦,知道自己如果反對升遷景駒,鐵定只會把同樣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景駒逼到項家那邊,自斷手足不說,還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新的敵人。所以心中再是如何把項康痛恨到了極點,熊心還是滿面笑容的說道:“右將軍與諸位愛卿所言有理,景駒才幹出眾,是不能繼續屈就三閭大夫一職,就這麽定了,景駒升任左徒大夫。”

熊心的刻意忍讓並沒有留住景駒,歡天喜地的向熊心拜謝之後,當著熊心和宋義的面,景駒竟然又馬上向幫著項康舉薦自己的楚軍江東派文武道謝。見此情景,熊心和宋義也馬上心知肚明,知道景駒這個二五仔已經叛變,火線倒戈到了項家那邊,也隨時準備著在項氏家族的推舉之下,出任令尹把宋義趕出朝堂,甚至直接把熊心取而代之!

盡管項康的三道表章只被熊心當場批準了兩道,但是朝會結束之後,陳平還是馬上被請到了項羽的住所做客,與項羽和他的幾個死黨一起把酒言歡,而在其間,項羽一方當然有意無意的避開了項康遲遲不肯回師彭城的敏感話題,陳平卻是毫不客氣,很快就把話題扯到了熊心遲遲不肯把兵權發還給楚軍諸將這件事上。

這一點也是項羽和曹咎等人目前最頭疼和最煩惱的事,議論得火起,心急如焚的項羽還直接拍了案幾,怒道:“這事我們絕對不能再忍了,明天的朝會上,我們直接問他熊心小兒,到底還要不要把兵權交還給我們了?如果他不想讓我們統兵,那我們就一起辭官不做,讓他熊心小兒自己帶著軍隊去和暴秦軍隊廝殺!”

“前將軍,稍安勿躁。”曹咎勸道:“千萬不能沖動,他是君,我們是臣,我們如果當面和他硬頂,吃虧的只會是我們,而且我們就算強行逼得他讓步,也會落下以臣欺君的罵名,喪失民心。”

“那總不能一直和他這麽耗著吧?”項羽怒問,還難得有點頭腦的咆哮道:“我算是看出來了,如果不是阿弟帶著軍隊在睢陽不回來,讓他熊心小兒不敢輕舉妄動,他熊心小兒肯定把兵權交給他的人了,逼著我們聽他使喚,給他當牛做馬!”

“你現在才看出來?”曹咎無奈的在心裏嘀咕了一句,然後才把目光轉向陳平,問道:“陳平先生,想必大王遲遲不肯把兵權交還給我們的事,右將軍那邊肯定知道了,關於這點,右將軍可有什麽高見?”

“右將軍當然知道,但他也是楚國臣子,大王不還兵權,他也沒辦法。”陳平唉聲嘆氣,又說道:“不過在下官的同僚之中,有一個人倒是說了幾句犯上的話,覺得前將軍和曹將軍你們忽略了一個人,覺得你們如果能夠把他爭取過來,配合你們行事,那麽大王倒是肯定會心生忌憚,不會再收權不放。”

“敢問陳平先生,我們忽略了何人?”曹咎忙問道。

“陳嬰。”陳平回答得很直接,說道:“陳嬰將軍受命統領淮水以南的東海軍隊,不管是護送大王北上的軍隊,還是大王的貼身衛隊,都是由他統領,倘若各位將軍能夠說服於他,請他幫你們在軍隊裏做出一個人事調整,那麽大王肯定會馬上把兵權交還給你們。”

“請他幫我們在軍隊裏做出什麽樣的人事調整?”曹咎追問道。

“曹將軍,可還記得當初上將軍把項它將軍安排到陳嬰將軍軍中任職的事?”陳平反問,又微笑說道:“如果曹將軍你們能夠說服陳嬰,讓他把項它將軍任命為郎中令,直接統領大王的貼身衛隊,那麽你們今後再有什麽奏請,大王應該就不會不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