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非此即彼(第3/4頁)

盡管沒有推心置腹的對張良一一講述分析陳勝吳廣必然會迅速滅亡的各種原因,但是項康這些懶散粗略的話語還是,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張良對陳勝吳廣起義軍的向往,仔細盤算了許久後,張良還點了點頭,說道:“少帥言之有理,這些確實都是陳勝的隱患,只希望他能及時醒悟,改正彌補。”

說完了,張良又說道:“可是少帥,陳勝這股義師的所作所為,固然是隱患重重,可是你如果一味只是保守四城,也同樣前景不會樂觀啊?對於將來,你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打算?”

“韓叔父放心,小侄當然不會一味的保守四城。”項康答道:“但我剛剛拿下四座城池,兵馬士卒還沒有經過嚴格訓練,武器裝備也還不夠完善,田裏的莊稼也還沒有來得及全部收割,我也不能立刻大舉用兵,繼續開疆拓土。所以我現在只能是等,等我做好了準備,也等天下徹底大亂,更多的義軍蜂起反秦,然後再圖謀進取。”

“等天下徹底大亂?”並非穿越者的張良有些傻眼,驚訝問道:“少帥,你覺得天下一定會徹底大亂,還會有更多的義軍起來反秦?你確定將來的天下大勢一定會這樣發展?”

“那是當然。”項康更加懶散的回答道:“天下苦秦久矣,有我在泗水四城高舉義旗,又有陳勝吳廣統兵在前,正面堵住了暴秦軍隊出兵關外的道路,六國的舊民遺族又怎麽可能坐失良機?所以我敢肯定,要不了多久,天下一定會民變四起,六國遺族也一定會紛紛舉起反秦復國的大旗,到了那時候,暴秦軍隊顧此失彼,我也就可以大展拳腳,四面進取了。”

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很快就會發生的天下巨變,張良當然覺得項康這話有些不靠譜和過於想當然,也不由有些懷疑項康是個誇誇其談之輩。同時項康的話語之中,又無意中提到了六國遺族這個張良無比關心的話題,所以張良也改了口,試探著問道:“少帥,那對於六國舊族的復國之舉,你是打算支持配合?還是只想讓大楚一家獨大,甚至讓大楚取代暴秦,一統天下?”

如果知道張良的真正身份和姓名,那麽不用說,項康當然會慎之又慎的回答這個問題,盡力討好在歷史上一度狂熱支持恢復六國的張良。但是沒辦法,不知道張良的真正身份,項康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當然就有些大意,答道:“到時候再看,如果真的是大勢難擋,我當然不會反對恢復六國。”

項康沒有把話說完,也還算小心的沒有暴露自己擁護大一統的堅定立場,不過禍害三叔煽動六國舊民反對自己的借口和機會,但是這也已經足夠了,光是看到項康在這個話題上的隨意態度,張良就已經對項康徹底的大失所望了,既失望於項康的不圖進取,也失望於項康對將來天下局勢發展的過於想當然,更加失望項康對於恢復六國的冷漠態度。所以話不投機之下,本來還有很多問題想向項康請教的張良幹脆閉上了嘴巴,暗暗嘆道:“豎子難成大器啊。不圖進取抱殘守缺也就算了,竟然還對其他五國如此蔑視,全然忘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成功?”

這時候,項莊和項猷等人仍然還沒有來到縣寺聚宴,心中失望的張良也突然覺得有些內急,只能是道了聲歉起身到堂往入廁,結果張良正在放水的時候,項伯也悄無聲息的來到了張良的身邊,低聲問道:“子房,怎麽看?”

抿了抿嘴,張良還算客觀的給出了一個評價,低聲說道:“伯兄勿怪,在我看來,令侄若非真的身懷奇才,見識卓著,就是大言不實,難堪重任。非此即彼,再無他論。”

項伯當然最喜歡張良對自己的族侄評價不高,冷笑說道:“就他那樣,還身懷奇才,見識卓著?這下你明白了吧,他創建的這支義軍如果沒有我的統率,絕對只會是曇花一現,小水溝裏的泥鰍,翻不起任何風浪,還早晚會被暴秦軍隊剿滅。”

自吹自擂了一句後,項伯又低聲囑咐道:“子房,一會我的子侄們到齊以後,我就要準備動手了,到時候你可要幫我說話,等我成了這支反秦義軍的主將之後,一定封你為大將,將來也一定幫你光復韓國。”

“我盡力吧。”張良答應,又低聲說道:“伯兄,拜托你一件事,還是暫時別把我的真正身份和姓名告訴你的子侄們,繼續叫我的化名韓良,也別稱我的字。”

“為什麽?”項伯詫異問道。

“當然是因為項康那個小豎子爛泥扶不上墻,你比他更不如,這支軍隊不管是繼續由他率領,還是由你統率,都很可能不會長久,我得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張良心中冷哼,嘴上卻說道:“當然是為你好,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曾經在博浪沙刺殺過嬴政那個暴君,暴秦軍隊如果我在這裏,還幫著你們項家舉兵反秦,就很可能會集中兵力優先來討伐你們,到時候事情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