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2/6頁)

一路有驚無險,總算平安到達蔡窪。

粟裕專門派車去縣城濉溪口迎接,等了好長時間才等到他們。蔡窪村頭,一個瘦小但矯健的身影一直在焦急地來回踱步,他已經這樣踱了一個小時了。警衛連長說:“粟司令員,外面太冷了,您先進屋暖和暖和吧,一有動靜,我們立馬向您報告。”粟裕微笑著說:“不要,我心裏暖和和的,一點也感覺不到冷,再說了,三位首長大老遠趕過來不容易,我必須得在這邊迎接。”

蔡窪西面有一條河,南北路口各有一座石拱橋。到村裏來必須要經過石拱橋,粟裕的眼睛一直盯著那裏。又過了個把小時,終於聽到遠處依稀傳來汽車的引擎聲,粟裕懸著的心才放下來。沒等車子停穩,粟裕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第一個下車的是劉伯承。他和粟裕已經十幾年沒有見面了。當初劉伯承從蘇聯剛回來,毛澤東和朱德安排他到中央紅軍大學當校長兼政委,他還特地要粟裕過去擔任軍事教官兼學員連連長。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都由過去的英俊青年步入了中年,變得都快認不出來了。一向表情嚴肅的粟裕率先奔上前去,一把握住劉伯承的手使勁搖動,激動得快說不出話來了:“劉總司令,我們又見面了。”

劉伯承見到老朋友,心情同樣激動,和粟裕緊緊握過手之後,他又情不自禁地拍著粟裕的肩膀,充滿感慨地說:“這些年,我也一直在記掛著你啊。你身體還好吧?十多年了,怎麽還是這麽瘦啊!”

“我這個人就是吃不胖!”粟裕笑著回答。

正說著,陳毅、鄧小平陸續從車上下來了,與粟裕和張震等一一握手寒暄。鄧小平開玩笑說:“你們選這裏當指揮部,目標這麽大,也不怕蔣介石派飛機來轟炸啊!”

“蔡窪是片窪地,水特別多,蔣介石的炸彈都投進了水坑,進水後那不就都成了啞彈啦!”粟裕的一句話把所有人說得哈哈大笑。

其實,為防止暴露目標引來敵機投彈轟炸,粟裕可是費盡了腦筋。為便於就近指揮圍殲杜聿明集團,華野副參謀長張震先行來到蕭縣蔡窪,選定了一個叫楊家台子的院子。隨後,粟裕就把華野指揮部推進到這個離前沿陣地不到四十華裏的地方。蔡窪村地勢低窪,下雨之時,許多房子都會進水,出入極不方便。華野指揮部所在的院子是該村地勢最高的地方。除了地勢較高,這個院子還有一個優點,四周全是蘆葦蕩,易於隱蔽。杜聿明知道華野的指揮部設在這一帶,每天都派偵察機飛臨偵察,企圖發現粟裕的具體位置。但粟裕早料到了這一點,每晚在指揮部工作時,都用高粱秸把窗戶遮得嚴嚴實實,以防燈光外泄,被敵機發現。盡管多次偵察,敵機始終沒有找到華野指揮部的準確位置,每次只能亂丟一通炸彈,回去交差了事。雖然蔡窪附近的劉樓村經常因零星燈火受到轟炸,而蔡窪卻始終安然無恙,敵人哪裏知道這些燈火也是粟裕專門在空曠地方布置的迷魂陣。

陳毅和粟裕的手握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兩位老搭档都沒有想到能在這裏再次見面。陳毅拉著粟裕一邊向院子裏走一邊關切地問:“劉老總說的沒錯,你咋還這麽瘦呢?身體怎麽樣啊?”陳毅最了解粟裕這位多年的老戰友,他知道粟裕給毛主席立下了軍令狀,打起仗來不顧一切,一連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人一定到了筋疲力盡的地步了。

到屋子裏坐定,陳毅喊來隨隊的醫生,嚴肅地說:“你給他好好檢查一下!”不管粟裕如何推脫,醫生還是按照陳老總的指示給他細致地做了一遍檢查。劉伯承、鄧小平一直默默注視著眼前這兩位惺惺相惜的戰友,被他們之間那份溫馨的兄弟之情所感染。

簡單吃過飯,粟裕就安排他們幾位歇息。楊家台子五間土房坐西朝東一字排開,房屋是土墻,房頂鋪的卻是小灰瓦。院裏有兩棵石榴樹,房屋北面沖著門擺著一張八仙桌和幾把椅子,最南面一間擺著一張老式的架子床。沒有人能想到,在如此平凡而簡陋的院子裏,今天晚上會匯聚如此重要的解放軍高級將領。

18日一大早,譚震林也從前線匆匆趕來。至此,五位淮海戰役總前委委員全部抵達蔡窪,根據中央軍委要求,總前委將在這裏謀劃下一步作戰部署。

會議由總前委書記鄧小平主持。

會議主要研究了淮海戰役後的渡江問題和部隊整編方案。

總前委委員先後發言,他們根據中央軍委的意圖和國民黨部隊的江防部署,對解放軍下一階段實施渡江作戰的有利條件和各種困難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討論了華野和中野兩支大軍渡江作戰的兵力部署和隊伍整編,另外還有渡江作戰的時機和各部協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