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壯奪武關

此前入於行台與沈大將軍小作深談,桓宣安心不少。這一行除了見識到行台王師強大的實力之外,也能看出沈大將軍對於他們襄陽軍眾們態度不乏溫和。

桓宣並不認為這是沈大將軍故作姿態,因為沒有那個必要,退一步講,就算是沈大將軍表面溫和而內藏禍心,憑眼下行台王師之強盛,也遠非他們襄陽部眾能夠抵抗。

沒有了這些思計仿徨幹擾思緒,也能更加專注於眼下的戰事。武將因功而進,這總是一條至理。

沈大將軍讓襄陽戰卒們負責一方面的戰事,這對桓宣和襄陽眾將而言都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無論未來事態將會如何發展,今次作戰若能打得漂亮,大功加身,自然也能稍得從容。

至於今次跟隨桓宣同往行台的部將們,或是言談中少有表達,但內心裏對於行台的征調已經不再如原本那樣抵觸,尤其眼見到回程中一批強力的軍械也加入他們的隊伍裏,對於稍後的戰事也都不乏期待。

雖然這一批軍械不會分配到他們各自部伍中,從運輸到具體的作戰俱都單設一營由中軍直管,不過眾將也都心知,唯有如此安排才能發揮出這些重械的最大作用,在戰場上收以奇效。

返回南陽臨時駐處之後,桓宣便開始安排麾下將士次第開拔。相對於河洛王師整軍的行軍出動,襄陽軍隊的開拔效率就要低了許多。雖然將士們也是不乏驍勇,但後勤輜重方面的配合卻是稍欠,不能維持整軍的開拔進發,只能分批以進。

第一批西向開拔的隊伍便是桓宣的中軍兩千人,再加上其余幾路合共五千人馬,包括行台援助的五百名揚武軍械營,自南陽出發浩浩蕩蕩往武關而去。

武關在這個年代或是不及潼關那樣險重,但同樣也是進出關中的重要通道,所謂秦之四塞,秦楚咽喉。關隘坐落於山川之間,易守難攻,尤甚伊闕。

若是按照原本的經驗戰法,桓宣應該是將中軍將士擺設於關隘正面,一方面保持著圍堵之勢,廣布斥候以切斷武關守卒與後路各方的聯系,一方面等待後繼軍隊次第匯合,而後以兵力上的優勢發動奪關大戰。

為了將武關鎖困成孤立據點,或許還要招募精勇繞過關防設伏以圍點打援。最後或是通過人命消耗而勇奪關防,或是讓關內守軍意識到孤防難守,出關投降。

可是這一次,因為有著一批強大軍械的加入,桓宣戰法也就不再保守,營盤設穩之後,即刻投入作戰。整整十架威力巨大的大將軍炮直接架設在丹水河面的浮橋上,其余將士則在周遭山嶺之間采集、打磨石彈。

武關乃是上洛門戶,所以郭敬所部人馬在這裏也是布設了三千余名將士,同時關防西側也設置了一些互為犄角的塢壁營盤,周邊能夠投入作戰的將士足足近萬之眾,統率將士的則是郭敬的另一名族子郭春。

這郭春雖然名聲不甚彰顯,但同樣也是一名驍勇戰將,甚至早年羯國尚是勢大時,其人也曾統部於襄樊之間與桓宣進行過一些對戰,彼此互有勝負,單以戰績而論,桓宣都是輸多贏少。

如今胡勢衰竭,郭春雖然也不敢率眾貿然出關,但對東面形勢還是不乏了解,於關隘中準備了充足的防禦設施。

襄陽軍到來之際,郭春便派出士卒於關墻之外設置防線,並且派人罵陣以引誘襄陽軍來攻而打消其軍銳氣:“桓宣老奴,手下敗將,從武多年如今甘為南貉孺子驅使西來送死……”

陣前叫罵自然沒有什麽好言語,所以在聽到對面的羞辱罵聲之後,桓宣麾下將士們一時間也是羞憤不已,紛紛請求出戰以打擊敵軍氣焰。

“奴賊勢窮已是不爭事實,潰退窩居在此,早成插標待死惶恐之徒,縱得一時口舌快意,難免橫死此中最終局面,不必急於求戰一時!”

桓宣眼望著對面關墻上堆疊著大量的投石、巨木之類物械,情知此時上前激戰必然難免傷亡慘重,如今優勢正在自己一方,實在沒有必要為一時意氣而驅使將士上前送命,因此只是下令繼續加固營盤。

關隘上胡軍將士們眼見襄陽軍並無出擊的跡象,一時間氣焰不免更加囂張,郭春甚至組織一部分軍卒沖出防線,踏板由丹水水面順流向下沖擊,可謂是驕態十足。

“先弩射一輪!”

眼見對面如此,桓宣自然也不會客氣,揮手下令,而後軍陣中便響起了鼓令聲。

裝載於戰船上並丹水兩側岸邊合共十具強弩已是各自張開,繼而怒矢飛射,那粗逾手臂的弩箭不遜鋼槍,十數道烏虹破空而去。

很快敵軍便為其囂張付出了代價,彼此間距尚在裏許之外,那些敵軍將士甚至還未張弦,強弩巨矢已經飛射而來,勢頭銳猛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