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2章 少年壯行

都督府下各項產業的出售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畢竟誰家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所以市場看似喧鬧,但是真正的大宗交易對象仍在保持觀望。

不過就算是如此,單單其他方面所集聚起來的財貨已經足夠渡過眼下的難關。當然其中大多數收入都還只是賬面上的數字,需要一個過程去逐步落實。

但這並不意味著短期內都督府就無財貨補充,眼下在淮南六郡之間各個倉邸裏就儲存著大量的物資。在這樣一個年代,物流可以說是商貿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元素,直接決定了成敗盈虧。

水運毫無疑問是最為省力便捷的運輸方式,所以絕大多數往來於淮南的商賈們,但凡有條件,都會在夏日水盛時節將物貨大量集運於此,租賃鼎倉下屬的倉庫將貨物存儲起來。

雖然需要支付不菲的租金,但如此一來,既可以賺取夏、冬之間貨物的價格差,又能節省冬日運輸的高昂成本。與之相比,區區一點租金實在算不了什麽。

直到目前為止,商貿都是都督府的支柱產業,所以沈哲子也是極力維持都督府的公信力。哪怕面對這樣大的難關,都督府幾乎家底都被清光,仍然沒有主動動用那些商賈們存儲在淮南的商貨。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還沒有被逼入絕境,若是真的完全無計可施,那也沒有什麽可說的,先挪用了救急再說。命都要沒了,誰還會考慮信用高低!

無論如何,都督府在這方面所謹守的原則性,還是給時人帶來了極大的觸動。此前那麽多人參加八公山集會,也是不乏人想要窺望都督府是否有強征他們所寄存物貨的打算,以此來判斷值不值得與都督府繼續加深合作。

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盡管都督府有動用他們物貨的打算,但卻是一種互惠互利的方式來進行。可以說在保護商賈利益方面,當下沒有任何一方勢力比淮南都督府做得更好。

雖然時下的氛圍是無官不商,沒有官方背景,想要越境商貿那完全就是在找死。即便一兩次無事,那也是賺的賣命錢。但是商賈們所擁有的背景,在面對官方時仍然處於絕對的弱勢。除非背景強悍到如沈家這般內外把持,既能高居台輔執政,在外又執掌強大兵權。

但即便是如此,沈家在其他地區的商貿活動仍然是以和氣生財為主,對於地方上也要打點到位。強龍不壓地頭蛇,不是說壓不過,而是沒有必要,遇事俱都強硬對待,本身已經失去了商貿的原本意義。

都督府如此堅持原則,自然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在選擇交易方式的時候,大多數商戶也都使用谷米之類淮南眼下緊缺物資來支付。就算交易還沒達成,許多人也都表示都督府可以提前借用。

單單這種態度的表示,便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淮南的燃眉之急。單單在六郡之內,尤其淮南本郡和汝南,淮南便輕松籌措到一百三十余萬斛的糧食。

之所以會有如此收獲,那也是因為糧食本身就是通行各方的緊俏商品,且存儲期較長,而且本身便是一種重要的支付媒介。

如此再加上徐州、荊州的援助次第到位,包括淮南本身各屯區的糧食集中起來,在沈哲子回到淮南將近二十天的時間裏,淮南已經集中了將近三百萬斛的糧食!

雖然相對於北面所需的龐大缺口,這將近三百萬斛糧食也僅僅只是一小部分,但最起碼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如此一來,便有足夠的時間能夠等到後續各方糧食陸續到位。

進入了十一月,淮水兩岸最大的主題便是糧食。大量車船穿行於道途中,哪怕越來越寒冷的朔風中都飄蕩著一股谷米香氣。糧食是穩定人心的不二法寶,在這樣的氛圍下,淮南想亂起來都困難。

與此同時,黃河附近幾郡包括河洛地區所組織的民夫力役也次第抵達淮南六郡。這些從難民中挑選出來的民夫,將會是接下來向北方轉運糧食的主力,動用規模達到二十余萬人!

黎陽一役在北方一次搜羅到的難民便有百數萬眾,加上陳留、滎陽、汲郡、河內、河洛等地原本就生活的生民,北方民眾總體數量達到一百五十萬人之巨。

當然其中還有一部分眼下並不在都督府掌握之內,尤其河洛之間尚有許多鄉宗豪強的存在。淮南如此龐大的征發量,可以說是將其中近半丁壯都給調集起來。

雖然如此大規模的征發必然會引起反彈,但眼下在收復區仍然保持著七八萬大軍駐守,不會輕易釀生動亂。這麽多丁壯被召集起來,也能有效避免難民因為糧食供應不到位而爆發動亂。

而且這些民夫是未來重建中原地區的主力,目睹淮南六郡的繁華安定,也更加有助於人心的歸附。

人員、糧食俱都已經到位,接下來就是大量的往淮河北面輸送了。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麽好說的,唯一能用的便是勞力苦運,沿途損耗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