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5章 冶鑄精用

沈哲子本身並不是什麽技術性的人才,也沒有太多時間親自去工坊車間指導工匠生產,但他卻有足夠的資源去供那些工匠嘗試,偶爾還會提供幾個外門夾生思路,給工匠們提供一個嘗試方向。

位於烏江封地的冶鑄工坊,除了維持住產能之外,其中也有近百名技藝精湛的工匠一直在嘗試主流之外的冶鑄方法,並且俱都薄有成效。

時下比較主流的冶鑄方法便是炒鋼,烏江封地不獨高爐興建,本身又有水力鼓風的地理優勢,將原料提煉為生鐵,而後再將生鐵熔成液態,通過鼓風和添加精礦粉等反應劑促進雜質氧化,便可以得到可鍛可鑄的材料。

百煉鋼就是基於炒鋼的基礎,對材料繼續進行深煆加工,從而得到品質較高的鋼鐵。決定鋼鐵硬度的乃是當中的含碳量,而炒鋼一般獲取到的材料都是含碳量偏低的熟鐵或是低碳鋼。所以在鍛造的過程中不獨獨只是頻繁的鍛打,還要關注含碳量的高低。含碳過高,硬度是有了,但韌度不足。而含碳過低,則就容易柔軟變形,硬度不夠。

時下工藝自然沒有什麽含碳量的概念,最終成品如何,全憑工匠經驗作準。而且也絕非鍛造次數越多,成品品質便越高。所以限制百煉鋼產量的,除了繁瑣的工序之外,還有就是工藝合格的工匠實在不多。

烏江基地雖然如今從事冶鑄工匠已經達到萬數以上,但如果依照百煉鋼的標準去生產可稱上等的兵器,產量同樣會低到令人發指,根本不能提供什麽實質性的助益。想要提高產量,只能降低標準。

沈哲子雖然並不親自坐鎮烏江,但是卻有書吏人員常駐烏江,將烏江的工藝流程以及改進日常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便匯報一次。

烏江基地雖然不能說是畢集江東冶鑄精華,但技藝精湛的工匠也委實不在小數目,像是原料選取、鍛造工序以及淬火冷卻之類的小技巧嘗試暫且不提,單單幾個大的工藝門類也都不乏嘗試。

比如古法塊煉,塊煉法一直到了後世都還有存,但也只是當作一種古法傳承,不足言其先進,反而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冶鑄方法。所謂塊煉便是將礦石與燃料直接堆疊煉取,對於爐溫的要求都不算太高,所能得到的海綿鐵雜質太多,必須要經過深煆才能獲得到成品,甚至不能鑄造。而這個鍛造的過程,較之百煉鋼還要繁瑣。

而且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塊煉對於礦石原料的品質要求極高,如果礦石品質太低,那麽所得的鐵雜質更多,甚至連繼續鍛造加工的價值都沒有。烏江基地因為地近大江,所以能夠多取各地礦石來作比較,能夠合用的實在不多,並不足以大規模生產以裝備軍隊。

沈哲子展示給郗鑒的這柄戰刀,材料所用之法便是灌鋼法,或可稱為宿鐵刀。

灌鋼法的工藝,核心就在於用生鐵和熟鐵兩種材料進行冶煉,其中生鐵可以從礦石直接冶煉出來,而熟鐵則是炒鋼的產品,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含碳量的高低,通過彼此中和冶煉,便可以直接得到品質不低的鋼,兼具二者的硬度和韌度。雖然具體的操作方法不盡相同,但原理也都相仿。

跟舊有的炒鋼法相比,灌鋼法可以直接得到品質不低的鋼,省卻了極為繁瑣、耗時耗力的復鍛復打,整個工藝流程都得以極大縮短。雖然跟百煉精品相比,灌鋼法最終成品品質是要略遜,但是勝在產量提升。而且由於鋼材本身品質便比炒鋼要高,所以在後續的鍛造兵器過程中,對工藝的要求也不太高,只需要熟練工操作,便可以獲得合格的刀劍器具。

比如郗鑒眼下手中所持刀具,如果用舊法百煉打造,想要達到相等的質量,需要工藝精良的匠人最起碼數月之功。可是用灌鋼法的話,普通匠人旬日完成。當然如果還要追求更高品質,那麽耗時肯定會有所延長,性價比實在不高,畢竟又不是打造什麽稀世神兵,而是能夠大量武裝軍隊的制式兵器。

史載北齊綦毋懷文以灌鋼法而作宿鐵刀,可斬甲三十紮。烏江工坊所產或許沒有那麽高的品質,但是如果從大規模軍隊裝備來看,在此世絕對名列前茅,少有可及。

毫無疑問,灌鋼法這種工藝才最符合沈哲子的價值觀,任何一種工藝,在他看來,如果不具備可操作的普及性,哪怕技術含量再高,不過是華而不實的屠龍術。或可出於匠心情懷去追究更高技藝,但實用性實在不高。

此時郗鑒手捧這一柄刀具,心情可謂糾結。他倒是分辨不出這一柄刀究竟使用何種技藝打造出來,但既然沈哲子敢於這麽說,可見應是掌握了一些有別於舊法的鍛造工藝,能夠大量生產這種品質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