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9章 大崩之兆

大凡頭腦正常的人,哪會看不出卞敦這一番對答作態的意思,什麽一心求死、死的幹脆?

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在說,那幾個兇徒已經暴露了底細,而對方卻出手幫忙料理了收尾,這是在邀功呢!

可問題是,這件事王導本身便被蒙在鼓裏,眼下剛剛有所明悟,結果事情便向著最惡劣的方向滑去了!

今日台中那一場紛爭之激烈,讓王導心有警惕,而且已經意識到,這件事已經不單單只是發動陰謀者和被陷害者之間的事情,那些鄉土利益受損的丹陽人家也在借此以打擊沈氏。而圍繞在沈氏周圍那些已經付出良多的人家自然要捍衛眼下的局面,發動反擊!

簡單來說,這一件事看似只是單純的汙蔑沈哲子,但是因為如今都中形勢的復雜,各方都奮不顧身的加入進來。一個不慎,就有可能演變成為曠日持久的大亂鬥!

況且,沈家難道就是吃素的?別人或許不清楚,但王導卻深知,早年沈家依附於王大將軍,所顯露出的底蘊那真是令人咂舌。如今又經過這麽多年的積累和高速的發展,沈家底細究竟怎麽樣,沒人能說得清楚。

但有一點就能看出沈家如今擁有怎樣的底蘊,那就是沈哲子所提出來營建新都的那個龐大構想。要知道就連王導這樣一個執政多年的重臣都不敢發下如此大願,可是沈哲子敢,或許當中有幾分少年人的狂妄意味。但所流露出來的這份眼界,已經讓人驚詫!

王導也知道如今沈家的勢頭應該遏制一下,但卻並不能從陰謀入手。一方面陰謀根本撼動不了如今的沈家,另一方面則是如果玩陰謀的話,那就意味著不講規矩,可是如果不講規矩,如今的王家在人家眼裏又算是個什麽?

剛才他開口,讓卞敦要盡快拿出一個結果,而不是查出一個結果,意思就是一定要擺出一個讓各方都能接受的所謂真相,盡快將這一場紛爭平復下去,余者事後再談。

結果這卞敦倒好,直接擺出一個死無對證!現在是沒人能說得清楚這幾個兇徒到底何人指派,屎盆子是結結實實扣在沈哲子頭上。然後呢?

丹陽人家是要狙擊阻止營建新都的工程,從而方便他們侵沒土地,蔭蔽人口。而吳人已經投入了良多,不可能乖乖再退回鄉土!一方要極力汙蔑,一方要極力撇清。

而他們王家又得到什麽?作為始作俑者,他們不會有坐收漁利的機會,最有可能就是成為殺雞儆猴的那只雞!以死陷之,以死報之!

限制各家行為的規矩是他們先拋開的,可是一旦拋開了規矩,在那些爭奪利益爭紅了眼的人家眼裏,他們這些外來的客居者,算是什麽?如果各自都不再守規矩,國法何存?鼎安何處?

眼下各方雖然矛盾重重,但共處一個朝廷之下,凡事都還有商量余地,相忍為國,求同存異。但是兵亂之後如果再銜接一個黨同伐異的亂局,那真的是自取滅亡!

智小謀大,這是王導對做局者的看法,小看了對手。欲令智昏,這是他對卞敦的看法,錯估了形勢。

一時間,王導不免有些後悔啟用卞敦這個人。濟陰卞氏也是北地舊姓,去年戰死的卞壸父子如今已是名滿江東。

可是同為卞氏的卞敦卻實在不堪,早年鎮守淮北便怯戰,致使江北尚可的局面變得糜爛。去年平叛鎮守湘州,又被陶侃彈劾怯戰不前,貽誤軍期。

因為此人出身忠烈門戶,為了平衡籠絡各家,王導不顧非議將其舉用起來。之所以安排在廷尉這個位置上,也是希望卞敦能夠謹記前恥,利用職務樹立一個剛正不阿的形象,洗刷早年的劣跡。

可是,此人實在不堪造就,就算已經查實這件事與王家有關,他難道不會請示過自己而後再做處理?居然自己先動手,而且還沾沾自喜於為王家解決了麻煩。可知此人權欲熏心,半分底線都無!

王導這裏腹誹卞敦,殊不知卞敦心內也是極為不忿。王家人做事蠢,既然要陷害某人,點到即止便好,非要畫蛇添足來個投案自首,誠然這樣一來可以更有指向性,難道就沒有考慮過會有暴露的可能?

廷尉掌管刑獄訴訟,署內除了禮律名家之外,亦不乏豪俠刑卒,幾個大活人擺在廷尉監中,就算不能查出什麽確鑿的證據,難道一點蛛絲馬跡都推斷不出來?

這幾個人本來就有求死跡象,要在這個前提下將人給解決掉,卞敦也是擔了不小的風險。也就是事涉關系他前程勢位的瑯琊王氏,若換一個人家,哪怕是他自己的兒子,卞敦都要考慮一下擔這個風險到底值不值。

可是他冒了這麽大的風險,非但沒有得到贊賞,反而要遭受詰問。什麽叫郡府已經查出,廷尉居然失誤?這不就是在說自己失職,遠遠比不上丹陽尹褚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