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共和(五)(第3/3頁)

此次乘坐火車往來於開封和海州(連雲港)之間,郝康受到極大震撼。他覺得元國的糧食生產已經非常厲害,並不遜色於杭州所在江南地區。卻沒想到從開封到連雲港之間廣大的平原上糧田一望無際,冬小麥已經收獲完成,這一茬是第二季。

與大馬士革乃至東羅馬相比,大宋的糧食產量令人羨慕到有些害怕。東地中海沿岸並不缺乏吃不飽的民眾,那些人都在艱苦求存,想方設法活下去。如果大馬士革能有大宋同樣面積土地三分之一的糧食產量,郝康就敢組建起五萬人的軍隊。但現實中的大馬士革很多地方就是荒地,沒辦法組織大規模生產。沒有糧食,郝康也沒辦法實現自己的抱負。除了一點點的積累之外別無他法。

蜂蜜和飴糖送到了巴格達,脫脫波瀾不驚的簽收了物資,下令送入空蕩蕩的朝廷倉庫。父親玉昔帖木兒去世了,郝仁更早前去世了。忽必烈大汗時代僅剩的伯顏在西羅馬管理著伯顏的國家。無視個人意願,忽必烈大汗的時代徹底結束,現在完全是鐵穆爾大汗的時代。作為這個新時代的蒙古丞相,脫脫開始真正懷念舊時代。

郝康送給脫脫的馬匹已經被脫脫送到了旗軍中,不僅是脫脫,凡是願意為蒙古朝廷效力的大臣們都在用自己的家產補貼朝廷。只是這些人本來就少,那點補貼頂多是杯水車薪。好在現在蒙古朝廷也沒剩下什麽大臣,朝廷已經不用擔心給大臣們的俸祿。回想忽必烈大汗的時代,朝廷裏面都是人,大汗一聲令下,幾十萬兵馬隨時可以出動。脫脫在那個時代不過是個小人物,便是郝仁大王在那時代也談不上朝廷的絕對核心。

同樣懷念過去的不僅有脫脫,一直強烈期待自己完全當家作主的鐵穆爾大汗都變得謙遜。不喜歡讀書的鐵穆爾大汗隨身攜帶著成吉思汗的寶訓,說起話來經常引用寶訓中的內容。談起朝政,往往開口先問:“當年是怎麽做的?郝仁丞相以前對此有何看法?”

失去之後才會珍惜。這是脫脫在大馬士革聽歌妓團演出的時候一首曲子裏的歌詞,脫脫不知怎麽就印象深刻。是啊,失去之後才會珍惜,往日卻不會再來。曾幾何時,鐵穆爾大汗可是把郝仁大王當做大敵,比其他敵人更大的對手。脫脫也覺得郝仁的做法是郝仁的無聊夢想。如果郝仁的夢想能變成當下的現實,鐵穆爾大汗與脫脫一定會滿懷感恩的跪地祈禱。並且心甘情願的認同沒有比那個夢想更好的世界。

這邊剛下令將物資送進倉庫,巴士拉那邊就送來消息請求糧食。脫脫鎮定自若的下令將倉庫裏的蜂蜜和飴糖送去巴士拉。鐵穆爾聽了這個命令後立刻表示反對,“送去八成就夠了。”

“全送去。留下兩成也沒什麽用。”脫脫淡定地答道。

鐵穆爾聽了之後一臉沮喪,這讓官員不知道該聽誰的。最後鐵穆爾嘆道:“都給巴士拉那邊送去。”官員這才受命而去。

也虧得之前郝仁全力完成了旗軍制度,這些旗軍家屬有自己的土地,當下後方還算安定。朝廷雖然缺兵少糧,卻不用擔心旗軍家屬們的生活。跑回領地的王爺們都知道朝廷緊張,他們沒有受命來幫忙,也沒有給朝廷惹麻煩。支出降低加上朝廷還能有點收入,當下局面比起最糟糕的時候還好了那麽一丁點。

脫脫處理完不多的公務,心中忍不住生出些期待。也許郝康兄弟到了明年就能提供更多支援,以郝康的能耐,他應該可以做到這點。這邊剛準備回家,外面就沖進來侍衛,見到脫脫也顧不得行禮,立刻喊道:“丞相,城外殺來數千奴隸王朝的兵馬。”

“哦?”脫脫沒有激動,出現這等事也在計算之中。旗軍主力都在巴士拉地區作戰,就給了奴隸王朝偷襲巴格達城的可能。奴隸王朝不可能輕松殲滅旗軍,巴格達與巴士拉之間的通訊非常暢通。昨天的消息中巴士拉已經扛住了一波進攻,甚至利用回回炮打死奴隸王朝一名大將。奴隸王朝的幾千輕騎可以騷擾巴格達,卻無法攻克巴格達。這時候巴格達不能自亂陣腳。

脫脫站起身,淡然說道:“和我一起上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