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少林悲歌(二)(第2/3頁)

除了智深大師這種堅持認為無法獲勝的家夥,智空大師這種堅定認為可以打敗外來敵人的家夥,還有一派是智源方丈這種騎墻派。所以方丈此時還在派遣人前去各地,試圖說服其他寺廟能夠聯合起來一同抵抗朝廷收土地的暴政。

智源方丈覺得天下寺廟若是能在這個時候聯合起來,就可以利用煽動起來的廣大佛教信徒們讓朝廷改變想法。

此時智源方丈的使者就出現在開封大相國寺的方丈面前。大相國寺的方丈聽了智源方丈使者的講述之後,讓人先把少林使者安頓下去休息。等少林寺的人離開,大相國寺住持立刻說道:“方丈,咱們把此人送去官府吧。”

方丈搖搖頭,“送去官府之後,難道被官府說咱們與少林寺勾結麽?”

住持一時無語。大相國寺這邊當然不想放棄手裏的土地,但是不放棄又能如何。嵩山那邊並沒有見識過宋軍的殘暴。攻破開封之後,當時宋軍允許和尚道士超度,大相國寺的和尚親眼見過皇宮階梯上流淌下來的血水瀑布。見過城內數萬蒙古軍的屍體。蒙古軍以肆虐百姓出名。宋軍嚴謹侵害百姓,卻以肆虐蒙古軍和殺戮非漢人出名。

大相國寺方丈最後命道:“告訴少林寺的使者,我們樂見少林寺打敗宋軍。不過我們大相國寺實在是愛莫能助。開封禮佛的百姓都不會起來對抗朝廷。”

在洛陽的白馬寺,寺裏面的方丈也沒有把少林寺的使者送官。洛陽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裏,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方丈也沒有讓使者下去,他簡單的講述了當年他見識過的黃河戰役中,宋軍攻破洛陽城,殲滅數千蒙古騎兵的往事。那時候現在的方丈還沒當上方丈,被派去打探局面。他沒趕上戰鬥,只是親眼看到了結果。數千人馬鋪成的地方,看上去極為慘烈。

讓白馬寺現任方丈最難以忘懷的,則是宋軍的戰後處置。“當年宋軍命被俘的蒙古軍挖坑,把死去的人和馬埋在裏面。最後留下一些坑,把那些挖坑的蒙古人盡數擊斃在他們自己挖的坑裏面,然後埋了。當時老衲還忍不住給那些人念經超度。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不寒而栗。卻不知貴寺的主持為何會起了對抗朝廷的心思。”

少林使者立刻勸說道:“方丈,天下光是名刹就有幾十座。河南的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開封大相國寺。在山西有五台山,在陜西有大慈恩寺。若是各地寺廟聯合起來……”

聽到這裏,白馬寺住持怒道:“官家召開的宗教管理會議上,我們難道沒有聯合起來麽?結果你們少林寺又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之前宗教管理委員會開會,各路和尚們都參加了。即便被戳穿了各種騙術,和尚們也沒有真的心服。最後趙官家讓官員告知這幫和尚和道士,大宋不承認他們的私有土地,所有土地必須一年內上繳給當地官府。

少林寺的代表們當時裝聾作啞,根本沒有任何表現。此時出來鼓動白馬寺起來反抗朝廷,白馬寺主持完全沒辦法接受。見識過宋軍的殺戮之後,白馬寺可不想如同那幫蒙古軍一樣,被宋軍槍斃在自己挖的坑裏。

也許是因為長時間割據的緣故,少林人力遠比其他寺院充足。少林寺的使者甚至能夠跑到西安。西安這邊寺廟眾多,最出名的當然是大慈恩寺。大慈恩寺位於古都西安南郊,創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後而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玄奘曾在這裏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除了大慈恩寺之外,大興善寺同樣著名。大興善寺始建於晉初,印度僧人達摩笈多等曾住寺內譯經。唐玄宗開元年間號稱“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元畏、金剛智、不空到此寺傳授密宗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也成為了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

這兩所寺院的主持聽了少林寺使者的建議之後,臉都綠了。西安這邊失陷的時間非常久,曾經是各種胡虜聚集之地。宋軍殺進西安之後,見到各種色目,卷毛,胡人相貌,立刻就抓出來殺了。等宋軍清洗之後,整個西安城人口比起宋軍攻城前少了三分之一。

那已經讓和尚們大大的超度一番。然而清洗並沒有結束,當時漢人地主都試圖與蒙古人聯姻,宋軍對這幫人又來了一次大清洗。這次清洗真的是三族誅滅,西安城內又是大票人被槍決在他們自己挖的坑裏。等清洗結束之後,西安城內人口只剩下原本的不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