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四國聯盟(六)(第3/3頁)

大公臉上已經有了神采,他連忙說道:“是的,是的!”

大主教心中遺憾,如果不是必須讓華沙大公作為自己的籌碼,他才不會這麽解釋聖經。神愛世人,會被解釋為‘因為神愛世人,所以世人必須百倍千倍的回報神’。而自由選擇,則是‘在敬愛神、聽教廷的話’與‘超級敬愛神、全心全意聽教廷’中間,自由選擇一項。

這樣的手段是教廷高階人員必備的技能之一,也是大主教不信教廷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蒙古人和條頓騎士團一樣呢?”或者宗教解放的大公還是擔心世俗的問題。

大主教坦然說道:“上帝會保佑我們的。”

西歷1293年5月2日,華沙大公國的使者抵達了基輔。郝仁原以為這幫人是來討要被擄走的人,或者幹脆就是宣戰的。完全沒把使者放在心上。被元國擄走的人口當然不可能還給波蘭,至於戰爭狀態。便是華沙大公國不對元國宣戰,元國還準備對華沙大公以及整個波蘭宣戰。宣戰對象甚至還會包括立陶宛以及條頓騎士國。

既然對華沙大公國毫無期待,郝仁依舊安排那些投奔元國的部落。之前郝仁與大宋東歐司司長楊從容深入詳談,請了一些大宋東歐司的成員前來元國做官。理由非常滑稽,只有大宋的人才能平等對待元國的蒙古人和漢人。

楊從容果然推薦了幾個人過來。譬如正在和郝仁談論接受工作的周聖伍,他就完全理解了郝仁的意思,甄別時候格外注意對方到底是窮人還是富人。

繼承21世紀美利堅大移民局體制血脈的元國移民局局長烏花夫就很不認同周聖伍的看法,“為什麽讓那些只剩條破褲子的窮人大量進入元國,反倒對帶了馬匹牛羊的大部落那麽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