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求和與求戰(四)(第3/4頁)

“有沒有辦法讓女直投降?”終於有人提出了觀點。這個問題隨著電報送到了趙嘉仁面前。

兵部對這個看法頗為不滿,趙嘉仁雖然對軍中有這樣的人道主義者感動,他也同樣覺得有這樣想法的家夥可以退役。如果這人因為這麽一個建議而得到提拔,那對於奮戰的軍人會是什麽暗示?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反革命麽?

趙嘉仁點點頭,“這個人讓他立刻退役吧。”

參謀長一聽,立刻點頭,“我們現在就去做。”

“另外,對於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官兵,我覺得可以根據他們的戰果采取些措施。”趙嘉仁說道。

兵部的拿著小本本趕緊記錄,趙官家現在可不是什麽仁君。

“幹掉超過三十敵人,就可以正常退役。不受時間限制。我覺得有些戰士並不太能接受這麽慘烈的剿匪戰。”

“那現在退役的那位……”

“他麽!”趙嘉仁柔和的聲音立刻就沒了溫情,“這樣的就按照強制退役待遇。”

強制退役是針對那些被認為不適任,並且有很惡劣影響的軍人采取的手段。得到了如此評價的家夥,首先就剝奪他們所有正常退役的榮譽,其次就是待遇降等。將官的待遇變成校官,校官待遇變成尉官,尉官降為士官。士官和士兵,統統只給發工資,並沒有軍屬待遇。

方才的時候趙嘉仁還有點人道主義的感動,此時他的心情已經恢復到冷酷君主的立場,在殘酷戰爭面前退讓的立場就看著格外可惡。對這樣的人,趙嘉仁再無一絲同情。

看趙嘉仁這樣,兵部的人事處的趁勢說道:“官家,我們覺得幹脆讓犯人到北方開辟吧。”

聽了這個建議,趙嘉仁忍不住嘆口氣。在東北開辟,趙嘉仁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北大荒的墾荒知青。那是多麽偉大光榮正確的案例。而自己的開辟最後還是搞成傳統的罪人發配邊疆的手段。

想到這裏,趙嘉仁就不痛快。他忍不住問道:“你們可有聽說關於犯人從軍的建議?”

兵部的眾人都嚇了一跳,連忙表示自己根本沒聽說過。聰明的家夥更是說道:“官家,軍隊乃是國之幹城,豈容犯人玷汙!”

“哼!”趙嘉仁重重哼了一聲。他心情不爽,就格外不能容下一些事情。他千辛萬苦打造的軍隊若是再變成賊配軍,趙嘉仁那是真的要殺人泄憤了。

“今年軍隊擴編吧。”趙嘉仁還是不想對犯人發配邊疆的政策表達支持。有些東西一旦被冠以汙名,那就極難洗刷。就如大宋軍隊這‘賊配軍’三字,也是因為南宋其實滅亡了一次之後才得到了解決。

送走了兵部的人,趙嘉仁心中有許多負能量,幹脆就先不見別人。正在排解著心中的不快,秘書進來說道:“官家,文天祥前來拜見。”

“有請!”趙嘉仁心情登時就好了起來。不管文天祥有各種局限,至少在趙嘉仁心中,文天祥還算是有正能量的人。

文天祥見到趙嘉仁,立刻問道:“官家,我聽聞有人說官家不準備與蒙古議和?”

“你支持與蒙古議和?”趙嘉仁笑道。

“若是能議和,也未必是壞事吧。”文天祥素來說話很率直。

趙嘉仁並不討厭這樣的率直,因為文天祥這家夥出身豪富,又是狀元,更因為他個性比較清高,並不願意成為別人的利益代言人,所以文天祥這家夥便是說出什麽來,就可以當做他的理念所在。趙嘉仁對於很多理念頗有容納的雅量。譬如和平主義。

見到趙嘉仁不吭聲,文天祥繼續說道:“不過我也在想官家為何不答應,大概是因為我們奪回靈夏故地之後,蒙古人只怕不會議和了。”

“不僅是靈夏故地。當年大漢的鐵騎所到之處,我們大宋也要收回。那就有了很有趣的事情,和林是一定要拿下的。但使龍城飛將在,霍去病當年的龍城大概就是和林。蒙古大汗忽必烈會答應和林成為我們大宋領土麽?”趙嘉仁笑道。

“和林。但使龍城飛將在!”文天祥嘆道。他很快收回心情,問道:“我想問官家,難倒真的不能和平麽?當年大漢打下那麽大的土地,最後不照樣沒能堅持住。”

“大漢雖然沒堅持住,好歹是滅在自己人手中。晉朝倒是沒有北邊的那麽多土地,最後什麽下場。我大宋在北邊連番失敗,又是如何。這世間各種輪替,我大宋熬過這次關口,我覺得沒有千年國祚,也能與周相比。所以大宋領土越大,就越沒事。”

聽趙嘉仁這麽講,文天祥也覺得自己有些孟浪。但是這樣討論大宋國祚,文天祥卻發現自己好像有了點感覺,不少人提及大宋的戰爭與和平,文天祥感覺自己該說話。現在文天祥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明白為何不該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