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短暫和平的終止(三)(第2/2頁)

想到完成這樣艱苦工作的偉大意義,理工男情緒激動,紛紛對趙官家的發言鼓掌。想到能夠名垂青史,進士男們也激動的猛拍巴掌。於是通濟渠開鑿會議就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結束了通濟渠開鑿會議,燕杭運河的開辟會議接著召開。燕杭運河就是元代開辟的京杭運河,京杭運河與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也不是一回事。趙嘉仁重開的通濟渠就是隋煬帝大運河的一部分。而隋煬帝的大運河也不是直接挖出那麽長的運河,而是將漢代時候已經開辟的許多運河給溝通而已。

至於元代的京杭運河則是不恢復通濟渠,而是從長江到侵占淮河河道的黃河那段運河的北端繼續向北,開辟了直接到大都的運河。

現在黃河北歸,淮河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河道,燕杭運河修建的是從聯通長江與淮河的運河北端繼續向北,一路先修到黃河的運河。

兩條運河的專門會議結束之後,兵部的學社分社拿上來了一份名單,上面是三位新參謀長的人選。大家推舉出了這三人,現在輪到趙官家從裏面勾選出一人來。

“這件事我覺得還是大家組成一個遴選委員會。讓他們自己準備講述自己為什麽可以當做總參謀長。”趙嘉仁說道。

兵部的學社分社代表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看著趙嘉仁,其中兩人的表情好像是在懷疑他們自己是不是產生了幻聽。召開遴選委員會已經是很少見的事情,至於讓被遴選者自己講述他們自己為何可以當總參謀長,更是完全不符合傳統。

趙嘉仁也不管這些人的表情,他坦率地說道:“選拔的要點包括年齡、經歷、自己對軍隊的理解,以及他們要建設什麽樣的總參謀部。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

這話倒是要點,代表們中有些拿起筆把這些他們要評價被遴選者的要點記下來。然後他們就聽到趙嘉仁繼續說道:“這些也要告訴被遴選者,並且要公布出去。”

聽了這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的話,身為學社代表的副總參謀長聲音顫抖地問道:“官家!這是為何?”

“很多人覺得李雲或者鄭捷如果打了勝仗,就會得到總參謀長的職務作為獎賞。我覺得這不合適。按照制度,總參謀長這個職務不是獎勵品,而是營運軍隊的職務。所以想成為總參謀長的人,一定要對總參謀部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想法。總參謀長有帶著總參謀部繼續進步的義務。而且要通過宣講來讓大家知道,這樣大家才能有一個公論。”

趙官家講完之後,再沒人吱聲。會議結束。

離開趙官家這裏,這幫兵部的家夥們互相看著,卻沒人肯先說話。他們心中最大的念頭就是誰把總參謀部裏面的紛爭告訴了趙官家。如果沒人告訴趙官家的話,趙官家怎麽會想出這麽一個針對性很強的遴選辦法出來。

李雲敢制定一個進攻陜西的計劃,那是因為他有一票手下和他一起制定這個計劃,而且還有一票人能跟著他去執行。能成為下一任總參謀長遴選名單裏一員的家夥同樣不是只靠他一個人,他們這些人背後有著各個不同的團夥與支持者。

新的遴選辦法讓背後的這些人感覺好像抓到了什麽,又好像失去了什麽。總之,患得患失之間,他們都覺得格外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