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交換俘虜的風波(下)(第2/2頁)

“太尉,你不覺得對太後逼迫過甚麽?”張世傑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覺得什麽叫做逼迫?”趙嘉仁反問。

張世傑立刻就把現在宮內的窮困,還有太後的痛苦講述了一番。趙嘉仁最初還算認真的聽,到了最後實在忍不住,噗哧就笑了一聲。

張世傑好歹也是要臉的人,被人這麽蔑視,他也實在是講不下去。“太尉,你若是覺得有什麽不妥,就直接說出來。”他有些惱怒地說道。

見張世傑這麽認真,趙嘉仁答道:“張統領,太後衣食不愁,禦林軍還有三百人。她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呢?”

“太尉……你覺得太後就只用衣食不愁,有禦林軍護衛?”張世傑情緒有些激動的問道。即便他早就知道趙嘉仁對於楊太後沒有任何好感,可沒想到趙嘉仁居然是這麽一個看法。

“張統領,我並不是埋怨官家與太後。不過大宋若是他們執政,就會滅亡。”趙嘉仁坦率的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張世傑這次沒有立刻反駁。趙嘉仁說的是實話,在張世傑等人護送小官家和楊太後逃走之時,他們是絕望的。然後張世傑聽趙嘉仁繼續說道:“張統領,我想問你件事。在護送官家和楊太後南下之時,你與那些同行之人可否真的想聽楊太後與官家的命令。”

沉默了好一陣,張世傑才勉強答道:“……此一時,彼一時。”

趙嘉仁露出了微笑。新中國的工科生們都不怎麽討厭歷史,趙嘉仁也差不多。即便是不討厭歷史的趙嘉仁也是回到大宋之後才知道有楊太後這麽一個存在。在南宋覆滅的歷史中,對於小官家的記載也不過是寥寥幾筆。他們雖然是官家,卻只是那些成年人的附屬而已。當讀到陸秀夫背著小官家投水自盡的時候,不管是作者或者讀者,都被陸秀夫的剛烈所感動。至於小官家那時候是被嚇得哇哇大哭,或者已經完全不知所措,趙嘉仁並沒有什麽興趣。因為那個小娃娃僅僅是個代表大宋皇室的符號而已。

張世傑的反應證明了趙嘉仁的想法,有些傳言貌似並非空穴來風,在張世傑眼中的小官家也只是個符。從心理學角度上,人類對於符號其實沒啥感情,張世傑這位禦林軍統領眼中真正存在的必然是某個人。而這個人麽,大概就是楊太後了。

“張兄。我做的事情並不是針對太後。這點還請你弄清楚。”趙嘉仁按照自己看出的問題講道,“若是太後能夠領著大宋打敗蒙古,奪回我中華舊地。我當然就會唯太後馬首是瞻。但是太後既然做不到,我就只能奮力為中華而戰。每個人都對是非有看法,我想問張兄,你可否覺得我到現在所做的對大宋不好麽?”

張世傑好歹也是要臉的人,他知道是趙嘉仁拯救了大宋。但是讓他說趙嘉仁做的全對,他也不肯。所以張世傑答道:“太尉,太後只是想要回家人。我覺得這也沒什麽不對。”

“太後的不對就在於太後覺得她想怎麽辦,大家就得按照她想的去做。”趙嘉仁立刻就把自己的想法給挑明。他原本沒有想那麽多,現在他確定了自己的主導權在哪裏。一味無視楊太後的存在並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楊太後明白她的附庸身份。

如果這位太後的智商可以理解到這個事實,並且事實上做了趙嘉仁的臣子。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張世傑咬了咬嘴唇。經過趙嘉仁的提醒,張世傑回想起了當時他南下之時的心情,那時候的張世傑心裏面想的只是要楊太後別添亂,讓大家能夠盡快趕到當時還算安定的福州。當時的楊太後表現出的那種鎮定與從容……

更直白的說,楊太後當時把孩子帶的還算好,沒有讓他們哇哇大哭的影響大人們的心情。張世傑對此很滿意。現在,趙嘉仁表明的是同樣的要求。然而張世傑發現楊太後貌似並不滿足於此,而張世傑也覺得楊太後挺委屈的。

“請張統領回去告訴太後,我對她並無惡意,不過我認為幹好朝政比討好太後重要百倍!”趙嘉仁用這話給此次會面畫了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