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從慶元府向西的大躍進(第3/3頁)

果然,蒙古軍此時已經完全撤退了。從營地的情況來看,蒙古軍的步兵已經走了至少兩天。而宋捷卻能確定,蒙古軍的騎兵昨天還在。他們一直在宋軍營地的前方、側面、側後出現。給宋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現在看,蒙古軍就是利用騎兵來掩護他們的步兵。沒有騎兵能與蒙古軍對抗的宋軍因為謹慎,就落入了蒙古軍的算計。

“師長,要追麽?”偵查連長問。

“要謹慎。”宋捷黑著臉答道:“既然都已經被蒙古人算計了一趟,至少就只吃這個算計。急急忙忙的追下去,若是再中了埋伏。我們之前的謹慎豈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麽?”

宋捷聯系了在慶元府的另外一個師,除了告訴他們蒙古軍的異動,並且請他們派三個營來接掌半途中的營壘。等援軍趕到,宋捷這才拔營出發。等他抵達臨安城外,就見城頭竟然空空蕩蕩。派兵前去查看,臨安城內竟然沒了蒙古軍。

進入空空蕩蕩的臨安城,宋捷向城內的百姓詢問。城內百姓哭著告訴宋軍,蒙古軍從六天前開始突然撤退,臨走的時候還抓了不少人。最後的部隊是昨天才離開臨安的。

得知自己竟然又遲了一步,宋捷不得不苦笑起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收復臨安的功臣,而且這個大功還是蒙古人讓給他的。

不過宋捷並不敢有絲毫的放松。他這九千人根本不足用來守臨安,且不說守城,萬一蒙古人在城內藏了伏兵,宋捷只怕就要吃些虧。

派了少量部隊在城內,宋捷當天晚上駐紮在城外。信鴿在當天就將臨安的情況告知了趙嘉仁。不僅是朝廷和幹部,連趙嘉仁都對蒙古軍的選擇感到大惑不解。

此時趙嘉仁已經征集了110個營的軍隊,而且制造出了兩萬五千杆火槍。哪怕明知道蒙古軍若是一味的留在長江以南,必然會遭到趙嘉仁的強力反擊。趙嘉仁還是‘覺得’蒙古人會堅持留在長江以南。

而事實證明,蒙古軍的確是一支全盛時期的軍隊。不管之前在戰術上有何種程度的損失,蒙古軍在戰略判斷上並沒有讓趙嘉仁占到絲毫便宜。

又過了兩天,信鴿帶來了另外一份消息。蒙古軍離開臨安前,掘開宋理宗的墳墓,把宋理宗的屍體連同棺槨一起給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