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駙馬和元帥的差距(第2/3頁)

把視線投向更靠後的步兵陣列,伯顏察兒駙馬爺就見那些步兵在火炮的轟擊下逃散了。對面不過是三十門火炮,而三千步兵就在三十門火炮的轟擊下掉頭就跑。

此時槍聲停了下來,伯顏察兒駙馬本能的感到了危險。扭頭一看,就見宋軍的長槍兵們挺起槍就向他殺了過來。舉起馬刀,駙馬爺想繼續戰鬥。然而看著對方那四米長的長槍,即便是勇敢的駙馬爺也感受到了極大的恐懼。就在此時,駙馬爺身後突然沖上來一名親兵,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著駙馬爺就往回跑。

宋軍雖然很想把敵人留下,可放出步兵之後這局面就尷尬了。他們擋住了火槍兵的視野,等竄的比兔子都快的駙馬爺再次出現在火槍兵視野內,兩方之間的距離又超出了能夠準確射擊的範圍。此時開槍後能不能打到人全得靠天意。

駙馬爺不知道自己已經逃出生天,他被親兵拉著飛竄。兩人跑過死者傷者的區域後繼續猛跑,在跑到幾乎要吐血之前差點追上之前開始逃竄的蒙古步兵。此時兩人再也跑不動,伯顏察兒駙馬爺扭頭看他們之前逃竄的來時路。遠遠見到宋軍長槍手有些在追擊在炮擊中受傷的傷者,追上就一槍刺死。有些沒有繼續追,只是對著倒在地上的蒙古傷兵進行刺殺。

這些長槍兵並沒有一個勁的往下追,幹的差不多了就收隊返回。看著遠處那條細線般的宋軍陣列掩護著後面排成長隊的船只繼續前行,駙馬爺難過的放聲痛哭。他畢竟只是個十七歲的孩子,自己的部下損失這麽大,駙馬爺越哭越傷心,幹脆倒在地上哭的打起滾來。

與這個十七歲的毛娃娃駙馬一比,二十三歲的李雲營長就顯得成熟許多。李營長沉靜鎮定的指揮部隊殺光所有能殺死的蒙古兵,收攏馬匹。雖然對蒙古兵下達毫不寬容的殺戮,李營長對馬匹就寬容的多,能救的盡量施救,不能救的才殺掉剝皮割肉。

部隊繼續前進之時,李雲營長與其他營長討論此戰得失。他上來就做自我批評,“我之前算的有問題,若是每個營有三個炮兵連就好啦。”

其他營長也表示贊同。蒙古軍在炮兵面前的弱勢讓大家都傾向於使用炮兵解決敵人的戰法。要是拿破侖時代的法國將領聽到這話大概會氣死,法軍一個營1000人只給4門炮。一個師9000人才36門炮而已。當然,拿破侖時代的法軍火炮是六磅炮,步兵武器同樣全面超過李雲的部隊。

駙馬戰敗給運輸部隊爭取到了一天多的時間。他們本來就距離揚州有不足100裏的道路,這一天多讓他們平平靜靜的走了60裏路。眼瞅距離揚州不過30裏,部隊就慢下腳步做準備。

阿術元帥沒有讓大家失望,他第二天調動了圍困揚州的一萬多軍隊前來迎戰送糧部隊。

兩邊沒搞什麽花樣,就是拉出陣列硬碰硬。宋軍是火炮在第一線,長槍兵與火槍兵在炮兵後面列陣的老套路。蒙古軍則有些新意,第一線上推上來床弩等遠程投射武器,稍微靠後一些是新附軍弓弩手。加起來總數有三千人左右。

三千人對六十門炮,元帥與毛頭營長之間的戰鬥隨著一聲響箭而開始。

普通人只要挨上一根床弩射出的巨大弩箭立刻就報銷了小命,那些腳踏弩的有效殺傷射程都超過百米。漫天飛蝗般的箭雨向著六十門火炮組成的陣地傾瀉之時,那些可憐的炮手們只能縮在鑄鐵炮盾之後開火。

如疾風驟雨拍打木門,金屬箭頭射在鑄鐵炮盾上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種響聲帶來的聯想讓炮盾後的宋軍們不自覺的有些發抖。

比可憐的炮手更可憐的應該是那幫不得不清洗炮膛,裝填火藥的炮組人員。炮手們有鑄鐵炮盾可以躲藏,這些炮組人員必須得暴露在弓弩之下。即便頭帶內襯厚棉的鑄鐵頭盔,背後是鑄鐵甲,外面再批一層厚厚的紙甲,這些炮手們背對敵人,嘴裏嘟嘟囔囔並且做著該做的動作。從蒙古軍這邊看過去,在宋軍炮位旁邊總是有些被箭射的如同豪豬似的身影在不停晃動。

“你們好好打,快點把那些蒙古人都打死。”呈現豪豬狀的炮組人員邊幹自己的工作,邊對著炮盾後發炮的那些人發狠。大家基本都在這樣的局面下,眾人除了竭盡一切提高射速之外貌似也沒別的辦法了。

火炮的射速很大程度上受限於火炮的散熱度,每次發射炮彈的火藥氣都會讓炮管中的溫度提升。即便炮管內被沾水的刷子刷過,一旦炮管在水蒸發之後的溫度還高過那些殘留灰渣的自然溫度,此時又有新的火藥填充進炮管,其結果就是產生悲劇。趙嘉仁的部隊裏面就在訓練中出現過這樣的悲劇。

灰口鐵的鑄鐵炮比白口鐵的鑄鐵炮更薄,這意味著散熱更好。看著只是不太起眼的差距,在實際上的戰鬥中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只要降低點發射頻率,增加澆水降溫的力度,趙嘉仁的炮兵就能夠維持較長時間內的連續射擊。宋軍的炮組頂著敵人密集的箭雨,維持著兩斤炮一分鐘大概發射兩發炮彈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