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吃吃吃(第2/3頁)

南瓜飯很快就做好,不管是男女老幼,都很喜歡這種甜甜的食物。特別是有嚼頭的南瓜餅,更得到了普遍的贊賞。不用特別交代,大宋勞動人民就自發的留下了種子,等著明年繼續種植。

到了九月,棉花也可以采摘了。吃過了番茄與南瓜之後,李伯玉親自到種植了扶桑綿的試驗田去查看。此時的棉花並沒有經過新品種培育,所以普遍都有一米多兩米高。據說在特帶地區,有些棉花能長到六米高。摘棉花的工人各個仰著頭,幹了沒多久就滿頭是汗。

因為自己搞過豆子的培育,趙嘉信很遺憾的看到棉田中並沒有出現變異的矮個棉花植株。當然,趙嘉信也沒有特別遺憾,因為趙嘉仁表示此次航行只是個開始,航路既然已經打通,以後他每年都會派遣船只到扶桑大陸去。只要去的勤,想來是可以遇到矮個植株的。

采摘下來的扶桑綿與本地種植的棉花一比,李伯玉這種大外行也看出了些端倪,他遲疑地問道:“扶桑綿看著好像比松江棉更長點吧。”

聽了李知州的評價,趙嘉信只是笑了笑。身為農業專家,趙嘉信真的不想去評價李知州的觀察力。他只是下令把采摘的棉花處理好,準備送去福州。

沒過太久,試驗田的棉花與其他的棉花一起裝船送到了福州。學醫的人都不會對藥棉陌生,趙嘉仁倒是知道藥棉必須用短絨棉,也就是所謂的‘印度棉’。這種棉花雖然不適合紡紗,卻非常適合當藥棉。

把扶桑綿與印度棉一對比,趙嘉仁就豁然開朗來。這豈止是‘更長點’,而是長了幾乎一倍。趙嘉信這幾年進行了良種篩選,已經盡可能的挑選絨毛比較長的棉花進行栽培。然而基因卻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突變的,可那些優選棉花的棉絨也不過是半寸。然而扶桑綿還沒有經過挑選,棉絨長度就超過一寸,整個棉花的花朵也比本地的棉花要大許多。趙嘉仁確定扶桑綿紡出來的布匹定然要比之前的布好太多。而且趙嘉仁也終於明白為啥當年擁有印度的英國人堅持要購買美國南方的棉花。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

看到成果,趙嘉仁很開心的表示想請大家吃飯。當他詢問眾人想吃什麽,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舉止都未免有些扭捏。趙嘉仁不解地問道:“想吃什麽就說,這般不幹脆是為了哪般?”

幹事長袁弘傑鼓起勇氣,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知州,我想吃麻辣火鍋!”

這話一出,不少幹部都忍不住訕笑起來。趙嘉仁則是忍不住好笑。前往北美扶桑的船隊只是想按照趙嘉仁提供的航海路線順風順水的趕回故鄉,在搜集作物方面並不認真。即便如此,辣椒也是弄到許多。

趙嘉仁也終於吃上了無比懷念的麻辣火鍋。牛肉、花椒、姜末、辣椒,經過烹煮後的火鍋底料吃起來真的超爽。然而第一次吃這玩意的部下們紛紛表示難以接受如此刺激的食物。趙嘉仁對福建火鍋的印象是牛肉火鍋,那些肉很嫩,在鍋裏只用涮9秒即可。而且中國吃辣的地方實在潮濕的地區,譬如雲貴、湖南、四川。趙嘉仁覺得福建的人等並不熱衷也是能理解的。然而幹部們的表現讓趙嘉仁覺得麻辣火鍋能夠在全國流行並非沒有理由。

“那些底料也沒用完,今天正好請大家吃麻辣火鍋!”趙嘉仁爽快地說道。聽到這些,一眾人等忍不住都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雖然沒有新鮮牛肉,鴨腸、胗花、小魚、雞肉丸倒是都有。只要把這些放進火鍋裏涮一下,出來就是令人贊嘆的美味。大家不僅吃,還詢問各種菜色都是什麽,是怎麽加工的。等到一些粉紅的玩意送上來的時候,那些在吃方面見多識廣的家夥也完全看不出這到底是什麽。

放進火鍋涮了一番,眾人把這些吃進嘴裏的時候不禁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這些粉紅色的玩意吃著像是肉,但是和肉又大大不同。有種說不出的味道。

看著眾人吃午餐肉的表情,趙嘉仁心裏面偷著樂。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冬天很喜歡和母親用砂鍋燉菜,裏面放上一大塊午餐肉。在吃煩之前,趙嘉仁覺得午餐肉比起大塊的豬肉好吃的多。

“這東西怎麽像是魚豆腐?”有人發表了饕客才能講出的話。此言一出,眾人都覺得找出了關鍵。趙嘉仁自己也不得不佩服大吃貨帝國國民的素質。午餐肉某種意義上的確和魚豆腐挺類似的。

揮揮手,趙嘉仁讓服務員端進來一些玉米。必須說,這些玉米明顯沒有21世紀的優質玉米那麽好。不過趙嘉仁相信中國人民的能力,更何況他現在已經把育種的科學方法教授出去。

玉米都是煮好的,每個人分到一個。啃了幾口之後,眾人覺得能接受玉米的味道。然後趙嘉仁稍微介紹了一下用玉米澱粉混打碎的肉壓制成塊,這就是粉紅色玩意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