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利潤率(第3/3頁)

李鴻鈞出發兩淮之前就與趙嘉仁做了工作談話,對於兩淮,大家的看法比較一致。在如此動蕩的時候,誰都會謹慎行事。既然不樂觀,也就沒那麽多廢話。表示了自己一定盡力而為之後,李鴻鈞又說道:“校長,我去年過了四十歲生日,今年虛歲就四十二了。等這次回來,我就不想再去外地。”

對於這樣的要求,趙嘉仁立刻爽快地答道:“好,我答應你。”

“果真?”李鴻鈞喜道。

“果真!”趙嘉仁再次確定。這時代超過40歲體力就會快速下降,跟著趙嘉仁的這些年,李鴻鈞可以說是工作非常努力,貢獻很大。趙嘉仁當然不會強制李鴻鈞出外勤。

先是李鴻鈞談工作,宋捷也很快前來向趙嘉仁辭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意氣風發,對未來有很大憧憬。不過宋捷也很有些擔心,“校長,那些漢軍世侯會不會提出什麽我們沒辦法答應的要求?或者他們會坑我們?”

趙嘉仁笑道:“坑不坑,就看你讓這些人怎麽認識我們。”

“怎麽講?”宋捷來了精神,他感覺能從趙嘉仁這裏得到一些有用的指點。

“一般來講,那些沒辦法合作的家夥們都有個特點,他們只是想要錢。而那些能合作的,你問他們有什麽能夠拿出手的東西,他們一般都會給你說出些什麽來。所以我不建議你到了山東之後就說我們要豆子。你先去山東看看哪裏有買賣糧食的,再親自去看看有沒有賣豆子的,再順藤摸瓜的去見那些種了豆子出來賣的。要和這些人打交道,至於漢軍世侯,他們自己若是能生產出糧食來賣,我們就和他們合作。若是不行,什麽都別告他們就好。”趙嘉仁仔細講述了看法。

宋捷也是辦過事情的人,聽了之後連連點頭,“那我原來想帶的人少了,這次帶上二十幾個人。分成七八隊。那些漢軍世侯,我們就利用他們來保護我們安全就好。”

見宋捷的調整,趙嘉仁心中暗贊,真是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