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推動進步的動力是生命(第2/2頁)

司馬考知道趙嘉仁很想招攬他,不過成為一個有活力的民間團體的普通幹部,司馬考覺得自己未免有些掉價。此時司馬考已經不再感覺自己遭受無端打擊,於是就岔開話題,“趙兄弟,為何在南海開墾可以一石賺三貫?”

沒等趙嘉仁回答,隨著腳步聲,就聽徐遠志的聲音傳來,“我也想知道憑什麽在南海開墾可以一石賺三貫。”

兩位進士湊在一起,趙嘉仁先請徐遠志坐下,然後說道:“二位可知現在福州與泉州兩地增加了多少人口。”

司馬考按照學校裏面的數量來算,皺著眉頭回想了片刻,他說道:“大概有一兩萬人。”

徐遠志當過福州知州,他仿佛沒有聽到司馬考的話,徑直講出自己的看法,“得有十萬人。”

“到現在為止,兩地增加了二十七萬人。”趙嘉仁給了一個準確的數字。人口增加是好事,加上這種官方數字並沒有保密的必要,趙嘉仁就直接告訴了兩人。

見兩位進士皺著眉頭自行思考,趙嘉仁索性說出了結論,“人口增加,那就要吃要喝。福州糧食供應已經快到無以為繼的地步,開辟往福州與泉州運輸糧食的航線有利可圖。我覺得在初期,一石賺三貫是能辦到的事情。”

進士畢竟是進士,一聽這個思路,司馬考才發現自己也許是習慣在食堂吃飯,居然忘記了人是要吃飯的。確定了自己的謬誤,司馬考的臉微微發紅,看上去頗為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