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戰爭不便宜(第2/3頁)

只是十戶的憤怒最終沒有發泄,他也知道自己就算是想打,也得回到岸上再打。在江上就得依賴這幫水手。更何況水手們其實很努力了,他們為了追上宋軍船隊拼盡全力,一個個累的呼呼直喘,額頭上滿是汗水。

“就歇息片刻!”十戶下了命令。

其他船上看來反應差不多,大家都停下來。然後聽到旁邊船上有人扯著嗓子喊道:“旁邊的船,歇息一會兒!你,繼續傳話!”

在這個指揮靠吼的年代,嗓門大的人總是不愁在軍中找到職務。

趙嘉仁的部下有宣傳委員,他們一般都具備巨大的嗓門。只是經過訓練之後,水軍逐漸不靠嗓門,而是靠旗語。

二十艘船從漢陽城外的湖上駛入漢江,然後順流而下進入長江。接著直撲看著可疑的船隊。趙嘉仁心裏面估算了一下,自己從得到消息到出發,總共花了半個多時辰。所以江上的那支船隊有可能不是蒙古戰船。然而那些船上的小橫帆未免抄襲痕跡太明顯,讓趙嘉仁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無視。

此時蒙古船上的十戶拎著鞭子在劃槳的水手中間的通道上大踏步的走,同時聲嘶力竭地吼道:“快點劃!快點劃!”

蒙古水軍在江面上歇息了大概半個時辰,水手們就恢復了體力。此時鄂州城內反倒出來了幾艘船,蒙古水師就沖上去戰鬥。只是開了兩炮,那些宋國船只如同受了驚的兔子般轉頭逃回鄂州城的水門。

耀武揚威的在鄂州水門外遊蕩了片刻,領隊的百戶下令返航。船隊隨即行動。結果剛離開鄂州西門的水門,瞭望哨就見到遠處出現了快速移動的船只,不用講,那必然是宋國水軍。蒙古水軍心中瞬間就回想起被宋國水軍支配的恐懼,也不管自己的船頭也有火器,他們扭頭就逃。

江面上的追逐戰很快就必出結果,趙嘉仁的船隊不僅船只精良,劃船的戰士們配合默契,遠不是草頭班子的蒙古水師能比。

岸上的忽必烈等人此時大概詢問完了第一階段的問題,聽到有人稟報江上出現了兩支船隊,忽必烈連忙趕上高塔觀戰。

見到宋國水軍如同猛虎般對著逃竄的獵物窮追不舍,忽必烈不覺得有啥意外。對於蒙古人來講,打不過就一定要逃。傻乎乎的戰死絕非蒙古文化。只是宋國水軍追的太快,眼瞅蒙古水軍已經被追上。

蒙古水軍看到再跑就要挨炮擊,六艘蒙古船在江上劃了巨大的白色弧線,完成了180度的轉向。兩軍相隔大概40步,也就是60米。十八艘小船在前面面對蒙古船。兩艘大船也已經追了上來,並且準備從蒙古水軍邊緣開過去,實施包圍。

見到這局面,蒙古水軍立刻費力的扳動大炮,裝填火藥。只幹到這一步,已經停船的十八艘軍艦的船頭炮已經完成了其他步驟,向著蒙古水軍開炮。第一輪射擊沒有命中蒙古水軍船只,反倒給了蒙古水軍機會,他們得以進行第一輪射擊。

炮彈越過三十步的距離,接著一頭紮進水裏,激起灰色的浪花。

在高台上的忽必烈看得連連點頭,這才是蒙古好男兒。打不過就跑,跑不掉就負隅頑抗死戰到底。

親自參加戰鬥的趙嘉仁則舒了口氣,能打出三十步距離的火器在這個時代基本上等於廢物。那些弓箭手與弩手可以輕松將箭支發射到六十步到一百步外,也就是說在射程在一百到一百五十米。射程只有四十五米到五十米的火器根本沒辦法與之競爭。

而且,蒙古人開炮速度太慢了。趙嘉仁這邊在蒙古人打出第二炮之前又打出去了兩輪。這次蒙古人運氣就很不怎麽樣。六艘船裏面有三艘挨了炮擊,隨即被打得粉碎。

蒙古水軍的第二輪發射也只把炮彈打出去了三十步,對趙嘉仁的船隊根本沒有威脅。在趙嘉仁船隊猛烈的炮擊下,六艘蒙古船全部沉沒。

信號旗揮動,十二艘小船立刻前去抓人,兩艘大船與六艘小船趕到了六艘蒙古船沉沒的位置。所有船都下錨,等把水裏的蒙古人抓起來,水手們腰上捆了繩子,就下水開始下水確定位置。蒙古軍船與蒙古軍水手都沒什麽價值,有價值的就是代表蒙古最高科技水平的火炮。

高台上的眾人看著短暫而且激烈的水戰,沒人說話。蒙古軍就如小羊,嘗試用自己稚嫩的犄角去撞餓狼,還是在老練的餓狼的利齒下倒斃。與這樣的結果相比,倒是方才試著開火的火器更蒙古將領們更深刻的印象。

嘆口氣,忽必烈轉頭對王東陸命道:“去召喚回回人上來。”

趙嘉仁不在乎高台上的人怎麽看,他在乎的只有火炮。水手們很快就確定了火炮的位置,順道還打撈上一些火藥袋等物。有了滑輪組,趙嘉仁就不用像以前的那些前輩一樣費盡力氣。水手在火炮上系了繩子,很快就把火炮給打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