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俺哥要種菊花(第2/3頁)

“我等不若在福清教授百姓們養蚯蚓,進而養雞。一來可以讓百姓吃的好些,二來百姓多些正事,鋌而走險的只怕也少些。”趙嘉仁率直地說道。

“趙縣尉真的舍得把自家的學問教給百姓?”李勇打趣的問。他對趙嘉仁這個建議倒是沒想太多。自打看了老師的信,又實際操作阻止趙嘉仁的考評。現在李勇不再有那麽多想法,單純靠他的能力阻擋不了趙嘉仁獲得‘優’等考評。當下的關鍵是如何利用趙嘉仁。

趙嘉仁正色答道:“期待這等需要事前花很大力氣,辛苦很久後才能起效的事,往往是一廂情願。若是百姓真的想學,他們自然就會去學。若是他們不想學,教了之後也沒用。對於百姓來講,他們才不會做看不到好處的事情。”

李勇重重點頭,然後嘆道:“以前還有勸農使,專門勸告百姓重農桑。可到了本朝之後,勸農使逐漸式微,到現在已經不用這個差事。願意上進的自然上進,不願意上進的,怎麽勸都沒用。”

“另外,我大哥想試試在縣裏的公地上種種菊花。看看明年能不能拉出去賣點錢。我們到了福州,見到有人賣花茶。”趙嘉仁跟了一句。

李勇先是一愣,然後露出了‘原來如此’的嘲諷表情。趙嘉仁臉上一副不為所動的表情,他繼續說道:“縣裏公地都是荒山。漚肥需要草,百姓們割了草,順道種點菊花。能成自然好,不成就不成。至少我大哥出錢,百姓多些收入,縣裏的盜匪也能少些。”

終於抓到了趙嘉仁的軟腳!李勇最初歡喜的想。正在想怎麽利用這個機會敲打一下趙嘉仁,李勇又覺得自己的沖動消退下去。不是他想放過趙嘉仁,而是磨勘實在是讓李勇有些吃不消。

大宋朝的磨勘不是玩笑,每地上一年的數據都會作為下一年的基數。特別是同一名官員的三年任期更是如此。去年的時候風調雨順,今年的日子看著也不錯。這對於官員的壓力反倒更大。若是想繼續考評優等,李勇就得拿出更‘靚麗’的成績。不是嘴吹的那種,而是實際繳納的糧食與稅收都得提高才行。

為了政績刮地三尺的事情李勇也不敢幹,大宋朝分權非常厲害。每個官員都有自己的差事,考評官員的不是長官,而是吏部。李勇敢刮地三尺,趙嘉仁就有舉發的權力。舉發的時候根本不用讓李勇知道,在每年一評定的時候吏部會派人專門問這方面的問題。李勇對趙嘉仁捕盜可非常注意,只是因為趙嘉仁一直守法,他才沒有舉報的機會。若是敢有絲毫殺良冒功的行為,李勇就會毫不遲疑的舉報趙嘉仁。

這種舉報不僅是義務,還能在考評上加分。從各個角度來看,李勇都沒有為趙嘉仁文過飾非的理由。趙嘉仁對李勇也是如此。

進行了各種利益判斷,李勇問道:“你準備怎麽辦?”

“我想聯系幾家當地讀書大戶,讓他們牽頭。若是有人試圖趁機侵害公地,也能找到該承擔責任的。出工的錢,我大哥出了。收菊花的錢,我大哥也出了。若是能賺些,我大哥明年繼續做,若是賺不到錢,我大哥認賠。李知縣覺得如何?”趙嘉仁給了計劃。

思前想後,為自己的利益盤算了好一陣,李勇最終說道:“此事可由縣衙出面,每日給每個出力的百姓十八文錢,一文都不能少。用了公地,一成的商稅不能少。”

十八文錢是福建這邊普遍的每日薪水,趙嘉仁立刻答道:“種菊花的時候,每個人每天可以給十八文。收菊花的時候,他們交來多少菊花,我大哥按斤給錢。”

這個計劃還算合理,李勇很快就答應下來。兩人又聊了幾句,便各自幹各自的去了。

李勇之前的計劃裏面本來除了要去看看農民的田地情況如何,預估一下本地的糧稅。還要去當地拜訪一下各個進士家庭。

走在山道上,李勇看著路邊的‘公田’,也就是沒辦法種田的山坡。福清這地方沒多少田地,每一片糧田附近都有在當地算是不錯的房子。只要看到田地與好的宅子,有下鄉經驗的李勇縣令都知道這片地基本是收不上來稅的。

福建科考之風極烈,趙嘉仁這樣的娃娃之所以能在科考中讓眾人目瞪口呆,不是因為趙嘉仁考上了進士,而是趙嘉仁竟然能通過福建的解試。通過解試的福建人還沒有多少考不上進士的案例。

想在福建這種地方擁有一片像樣的田地,就得考上進士。當官發財,才能買得起。想保住這片像樣的田地,就得家裏好幾代都出進士,不用繳納糧稅。《捕蛇者說》裏面的所謂苛政猛於虎,就是指收糧稅。不管祖上曾經多麽顯赫,後世子弟淪為種田吃飯的時候,稅收都會讓這些人家道中落。這種現實固然讓福建成為科考的聖地,也讓福建地方官的日子更加難過。好地收不上來糧稅,靠那些爛地,又能收上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