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和戰之間(20)(第2/2頁)

杜威點點頭:“贖買”政策是杜勒斯一手推動的,他不過予以了不置可否的態度,現在民意對此沒有反彈,反而是認為政府做得比較務實的工作,這就讓他感覺松了口氣。

“那現在怎麽盡快結束罷工呢?”杜威痛苦地抓著頭發,“現在戰場上舉步維艱,國內可不能再這麽亂了。”

“參聯會討論的結果是,把夏威夷失守和東西海岸線遭遇重大威脅的消息放出去對沖。”

“什麽?他們瘋了!”

“不,他們沒瘋,這是個不是機會的機會。”

杜威馬上沉吟起來,作為一個平民政治家,他的腦子並不笨,想法和思路也很開闊,之所以一時間亂了陣腳完全是沒想到有如此聲勢浩大的反對政府的呼聲,等他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就知道杜勒斯說得沒錯:現在夏威夷淪陷在即,東西海岸線遭遇重大威脅,繼續罷工不但不能達成目標,反而會降低、破壞美國的國防力量,這對於全體美國人都是不利的,只要讓媒體宣揚這個觀點,相信罷工就會結束,而且某種程度上還能團結民眾。

“其實我一直反對有關戰績吹噓和不恰當的盲目樂觀,我們給美國人民傳遞的大都是‘好消息’,在這個氛圍下要想達成和平條件是很困難的,如果把壞消息多放一點,恐怕要和平就不會這麽難。”杜勒斯用低沉地聲音說道,“雖然參聯會還在部署6月份反擊,但我堅持認為您有必要和國會、政治領袖、華爾街和其他重要人士接洽起來,探討有關和平前景,戰爭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必須盡快停止。”

杜威在前幾天還是偏重於繼續戰爭的,但諾福克被襲擊的事讓他清醒過來:德國人有辦法打到諾福克,就有辦法打到紐約、華盛頓、費城這條城市鏈,如果是後者,美國政府將會直接被民眾群起而炮轟,之所以不打是因為德國人還在等待自己的和平誠意,一旦對手失去耐心就會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雖然襲擊東海岸不見得能導致美國癱瘓,但政府肯定就要完蛋了——必須在這種可怕前景出現前迅速與各方形成一致。

“我明白您的想法,明天我去一趟諾福克來安撫這些騷動的工人們,然後再想其他辦法。”

事態發展比杜勒斯預計的還要糟糕,就在杜威前往諾福克視察損失情況、安撫罷工民眾並勸說他們復工時,已肅清夏威夷島抵抗的冢原二四三又把進攻矛頭指向了夏威夷群島中美軍最後一個防禦堡壘——孤立無援的瓦胡島,這一輪首先進攻的急先鋒的是陸軍航空隊。

拿下夏威夷島後,日軍不但獲得了客觀的戰役縱深和回旋余地,還獲得了不少美軍未來得及摧毀的燃油儲備,冢原便毫不猶豫地命令隨同前來的三個航空師團全線展開,日夜不停地開始攻擊瓦胡島,同時爭取時間讓艦隊和艦載機飛行員獲得休息時間,猛烈的空襲持續了整整10天,日軍對瓦胡島執行了4000余架次的狂轟濫炸,不但嚴重破壞了瓦胡島各處的防禦體系和設施,還將已淪入深淵的瓦胡島守軍往地下又狠狠踹了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