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和戰之間(7)(第2/2頁)

當然,德國的澳新政策也有個不大不小的缺口:對堀悌吉和杜威不約而同提出用新西蘭換夏威夷的想法德國表示樂見其成——一旦日美這麽交易,新西蘭固然丟定了,但唇亡齒寒的澳大利亞一定會感受到深切的危機感而控制在手中,在霍夫曼眼中,澳大利亞可比新西蘭重要得多,如果能以較小的代價獲得澳大利亞,他不介意日美就新西蘭交換夏威夷做個交易。

霍夫曼甚至還盼著日美搞出一個出賣新西蘭的協定來,這樣才能堅定不移地把澳大利亞推過來,但現在日美根本還討論不到這個份上。

日德關系此時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整個1945年第一季度,日本除交付一些熱帶產品外,未再交付有關費用或貴金屬,不過如約交割了新幾內亞和其他幾個潛艇基地,同時考慮將新占領的薩摩亞交給德國沖抵部分費用,但對德國出面協調的印度支那南部歸屬問題,一直沒個痛快話。

對此,德國也沒有故意為難或露出焦躁的情緒,根據約定該給予日本的產品都如約交付了,但對日本新增的裝備和技術要求,則采取了搪塞或拖延的態度。

雙方都很清楚,表面上這種略有降溫的關系是因為日本要求火箭技術而又不願意支付實際費用所導致——日本國內擬定的策略只有一個,向法國出售印度支那南部作為清償德國債務的一部分,同時德國還要加上火箭技術作為搭頭。

問題是德國已向法國出售了火箭技術,換取了100多億馬克,根本不可能為了一個印度支那南部而白白拱手相讓——又不是德國要這個地區。要日本拿出其他地盤或者錢來又不甘心,於是連帶印度支那問題也卡住。在加勒比海戰結束後,日本海軍相對實力趨於上升,東京便認為對德國說話可以再硬一點——谷正之已向科爾表達了這個傾向,但科爾軟硬不吃,場面僵持下來。

讓堀悌吉憂心忡忡的一方面是對美議和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對德關系問題,作為親身去德國參觀並見識過的高層,他對德國的力量有著清醒的認識,別說德國海軍實力一年後很快就會恢復、日本所謂的實力優勢只是很短暫才能存在,就是日本能保持更久的優勢,也制約不了德國什麽——德國固然需要日本在亞太牽制美俄的力量,但不是非求著日本不可,光歐洲聯盟的力量就足夠抗衡美俄了。

從東京這幫人身上,他嗅出了危險的信息,甚至石原、山本這種穩健派、理智派都因為最近的順利而顯得飄飄然起來,所以他對美軍的表現極為不滿——你們倒是打個像樣的反擊或者勝仗啊,在這麽下去,自我膨脹的日本遲早會自我爆炸的。等到加勒比海戰役打完,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怎麽放水也不可能讓美國打贏了,便只能先籌劃回國去,用其他辦法來提醒這些過於樂觀的人物。

航行到一半時,他收到了國內發來的電報,由於印度支那南部問題卡殼,又有人提出了新建議:用日本占領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德國換火箭技術。

群島雖然雙方沒有簽過正式協議,但在君子協定中是歸屬德國所有的,交換的是德軍對日軍在夏威夷一線的作戰支援和物資補充,德國履行了這個承諾——不然聯合艦隊怎麽能得到秘魯的燃油補給和其他補給?現在國內想翻臉不認賬搞幺蛾子,在堀悌吉看來是十分危險的信號。

“長官,這電報怎麽答復?”松田千秋問道。

“誰提出該建議的?”

“電報沒明說。”

“回電:日德合作,久經考驗,該島歸屬,早有默契,對方履約之後,我方妄想棄約,其心可誅……不知是誰提出該建議,對此人應立即罷黜、永不敘用!”

“就這麽回?”

“就這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