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和戰之間(1)(第2/2頁)

按照克拉克的意思,就是停掉一部分海軍遠期軍艦——比如那些1948年才能服役的軍艦,停掉陸軍某些華而不實的超重型坦克或其他武器建造,把節約下來的費用用到曼哈頓工程、火箭工程的恢復與投入上去——具體說來海陸兩家應擠出不少於50億美元的經費來支持發展。

尼米茨和麥克阿瑟都是一陣肉痛,但他們也知道情況緊急——曼哈頓工程本來走的就不是普通預算,現在如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但會引發朝野的反彈,而且會對以往的撥款使用情況造成麻煩,最後兩人不得不答應縮減軍備。

尼米茨代表海軍砍掉了2艘蒙大拿級、4艘埃塞克斯級及一批配套軍艦的建設費用;麥卡阿瑟則代表陸軍砍掉了所有60噸以上的超重型坦克生產和研制計劃,砍掉了一批華而不實武器的生產;空軍也表態砍掉除P-51P-47之外的全部活塞戰鬥機型號生產,精簡攻擊機和重型轟炸機生產體系。

不過陸海空三家做出這麽多讓步後要求得到回報:必須想辦法把夏威夷的骨幹保留下來——那些中級以上軍官、飛行員、技術軍官都要盡可能贖買回來,人數可能要以萬單位計算。

杜威不在,軍人們眼巴巴等著杜勒斯拍板,最後他咬牙下定了決心:“關於議和,我會想辦法再進行一輪接觸;關於軍費內部調劑和人員贖買,政府一力支持。”

不過他最後留了個尾巴:“要等我明天去和總統匯報之後才能最終敲定。”

深夜時分,會議在一片愁雲慘霧中宣告結束。

天亮之後,空軍迅速派出了飛機對橡樹嶺進行偵查,但讓飛行員不敢置信的是,他往日所熟悉的橡樹嶺已完全變樣了,到處都是斷垣殘壁——劇烈的爆炸不但把廠區設施炸得一團糟,還有部分打在山嶺上誘發山體滑坡而掩埋了很多部分,給他的感覺仿佛就是橡樹嶺發生過一次劇烈的定向地震——雖然他知道沒有。

“根據照片顯示的結果……橡樹嶺基本沒有挽回和搶救的余地了。”麥克阿瑟嘆著氣,一字一頓道,“就算能夠挽回,一時半會也解救不了——學者們剛剛得到一個可怕的結論,橡樹嶺地區短期內已不適宜人類生存。”

“為什麽?”

“可怕的原子輻射!”有人嘆著氣道,“學者們認為會對人體有致命傷害。”

他們不知道的是,危害已經形成了,雖然以奧本海默、費米為首的專家組已經以十分鄭重的口氣提醒救援隊伍必須每隔3小時就換人——任何人都不能超過5小時暴露在射線輻射下。

但昨夜開始,消防員和官兵們已奮不顧身地撲救了大半夜,短暫休息幾小時後,他們覺得身體沒什麽問題,便把專家意見拋之腦後,等到再次嚴厲發布禁令後,已有數千人的暴露時間超過了6小時,最多的一批甚至超過了8個小時——這批人員在未來幾周內逐漸死去,僥幸未死的也染上難以訴說的怪病。

實際上,當時對於原子輻射的威力認識是不太清楚的,專家們普遍的態度認為原子輻射雖然強烈,但只要暴露時間不長,不至於造成顯著危害——但有一點態度是明確的,長時間暴露肯定有問題,必須身著防護服——而鉛質防護服連科研人員都做不到人手一件,更不必說發給普通官兵了。

而且還察覺到一個可怕的現象:存儲核元素成品的地點和容器已在爆炸中被摧毀了,源源不斷的物質在泄露出來——哪怕橡樹嶺的這些設備還能異地使用,上面沾著的放射性顆粒和塵埃也足以造成大麻煩。

到3月30日,不管眾人想法如何,曼哈頓工程得出一個痛苦的結論:橡樹嶺核心區、控制區必須完全封鎖,警戒區也必須要加以嚴格控制,這裏已徹底成為一片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