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不可能的任務(15)(第2/2頁)

美軍損失更大一些:2艘埃塞克斯級航母甲板被炸毀,喪失起降能力,全軍還剩1艘勉強能起降的埃塞克斯級;唯一一艘衣阿華級戰列艦新澤西號(前文誤寫密蘇裏號)遭遇9顆炸彈和2條魚雷的集火攻擊,整體重創,速度降低到不足15節,阿拉斯加級另外2艘同級艦——菲律賓號和關島號不同程度遭遇中創,上層建築被炸得一塌糊塗;小石城號、高盧斯人號、約格城號3艘克利夫蘭騎士級巡洋艦被魚雷命中沉沒——這全是為給航母擋槍而損失的。沒有這些巡洋艦的英勇堵槍眼,現在能漂浮在海面上的美國軍艦根本不可能有這麽多。

在飛機方面,雙方損失同樣十分慘重:

德國海航前後在進攻波多黎各和美軍艦隊、防禦作戰中一共損失了147架飛機,加上陸基航空兵損失的74架,戰損達到221架,損失率已嚴重超過25%的警戒線。

美軍804架艦載機損失了近500架(部分是隨同軍艦一同損失的),阿諾德的空軍損失了400余架,再加上在波多黎各損失的部分以及無法降落只能跳傘的部分,總體戰損超過1000架。

這裏有個非常有趣的數字,雖然美軍飛機總數超過德軍一倍以上,但美軍陸基航空兵基本只出動了一次,而德軍陸基航空兵普遍出動兩次(除了少數4發重型轟炸機);美軍艦載機除最早的三波執行兩次任務外,其余基本只出動了一次,而德軍飛行員普遍出動了兩次(包括跨平台而來的增援部隊),出動三次者也不在少數。

依靠高昂的出動頻率和輪換體系,德軍總飛行架次達到了美軍的90%以上。

唯獨因為德軍最初對波多黎各進行了一輪攻擊,而美軍進攻目標只有德軍艦隊,雙方對艦攻擊飛行架次差異較大,德軍用對手50%左右的出動頻率取得了更多、更大的戰果。

從今天整體戰術來看,雙方指揮官采用的戰術也截然不同,米切爾采用了“斷其一指”的策略,拼命試圖擊沉對手,小澤采用了“傷其十指”策略,快速通過癱瘓對手作戰能力來拉平艦隊規模差異。

表面上看,美軍擊沉數目很可觀,包括2艘戰列艦、3艘艦隊航母、6艘護航航母、2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都成為美軍的戰果,但德軍其余軍艦戰鬥力都還算可觀,特別是沙恩霍斯特級兩艦受到的創傷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考慮到這些戰果背後是高達700多個飛行機組的損失就讓人覺得駭然。

德軍擊傷數目很可觀,美軍7艘艦隊航母,1艘沉沒,其余6艘個個帶傷;4艘戰列艦(戰巡)1艘沉沒,其余3艘全部中創以上;10艘護航航母全部擊沉;8艘輕巡洋艦被德國擊沉4艘,另外4艘不同程度帶傷;唯一完好的大概只有驅逐艦了。德軍用攻擊架次僅有對手一半的數量,消滅了噸位幾乎相同的敵軍,而本方損失的飛行員機組不到1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