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捷號作戰(24)(第2/2頁)

相比之下,日軍要在夜間找到美軍艦隊雖不是件容易事,但終歸有可能辦到的——1-2艘軍艦的小編隊當然很難找到,可TF50有整整14艘航母和近百艘其他輕型軍艦,只要被日軍摸到,很快就能順藤摸瓜追過來。

葛城號上,松田千秋也在請教堀悌吉:“長官,剛才您說有了,想必是有應對之策,倘若敵軍真抱團徐進,明天怎麽打最有利?”

“去打2艘埃塞克斯級。”堀悌吉闡述了他的思路,“抽調48架精銳艦攻夜襲!必要時,決死攻擊!”

“夜襲?”松田千秋和參謀們面面相覷,不知這戰術該怎麽打——艦隊夜襲固定目標倒是實踐過幾次,夜襲艦隊聞所未聞。

“夜襲敵艦隊不難,難的是找到敵艦隊,依靠科技進步,我終於有一些其他辦法。”

堀悌吉走到海圖前,讓人以誘餌艦隊和角田艦隊匯合點為圓心畫了600公裏搜索圈並詳細闡述作戰方案:“敵人第二天要想一早發動進攻,位置就不能太遠,大體要在該範圍內,而因今天傍晚航向與敵艦隊速度緣故,敵艦隊所處方位應該在25度到165度這個狹小區間範圍裏,然後把所有具備夜間偵查能力的偵察機全放出去進行反復搜索。”

夜彩雲、夜瑞雲(Ar-472水偵)此時都裝備有雷達,可發現120公裏範圍內的軍艦,特別是夜彩雲安裝雷達後,航程、速度下降不少,但滯空能力依然高達10小時以上,堅持到天亮綽綽有余。而夜瑞雲的優勢在於不必顧忌返航,必要時可耗光燃油漂浮在海面上等待其他同伴送油。

按堀悌吉的設想,從淩晨1點開始反復搜索、監控上述區域,只要美軍艦隊在這裏,我相信要找到敵軍概率不小的;另外,這兩種偵察機都有雷達電波告警接收裝備,我料美軍夜間一定會用雷達反復搜尋海面,同樣也能提高發現幾率。

發現具體方位後,由夜彩雲持續跟蹤敵艦隊並通報艦攻隊——堀悌吉相信精銳飛行員能找到正確位置並加以攻擊。也不用全打,只要廢掉2艘埃塞克斯級起降能力,這場戰役基本穩贏了。至於決死攻擊那是最後不得已的辦法,自古慈不掌兵,堀悌吉當然毫不例外。

“可惜帝國潛艇部隊水平離德國差距太大,如果有一支得力潛艇部隊埋伏在上述位置,引誘美軍前來追擊,只怕今夜已是遍地殺戮了吧?——德軍南大西洋海戰不就是靠潛艇打贏的?別不服氣,能贏就行!

退一萬步說,這麽多偵察機夜間未發現敵艦隊,至少拂曉時分可轉為目視搜索,我軍先派出偵察機,速度快於敵軍,理論上應該更早發現對手!打航空母艦艦隊交戰,最要緊就是先敵發現、先敵進攻!”

眾人一起點頭,夜襲戰術雖從未演練過,但從剛才長官闡述的邏輯來看有較大把握,至於48架精銳艦攻相信角田這完全抽得出來——裏面有不少參加過珍珠港戰役的精銳骨幹,參加過南太平洋海戰的骨幹就更多。

松田千秋終於明白長官為什麽如此看重和保護精銳飛行員,願意用十分寶貴的船舶去換美軍機組,在關鍵時刻,精銳飛行員所能發揮出來的作戰效能不是以一當十、以一當百,而是以一當千!

堀悌吉感慨道:“這些戰術細節,很多都是小澤君和顧問團總結出來的,我從中受益匪淺,建議你們要好好學。他們在德國工作,既是將我帝國海軍的指揮能力和作戰經驗運用於實踐,幫助德國盟友打仗,何嘗又不是從德國人身上吸收好的經驗和做法,探索新裝備、新戰術運用的過程?某些將領整天吹‘德國陸軍世界第一,帝國海軍世界第一’,我絕難苟同!第一是打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更不是自封的!故步自封、驕傲自滿必然落後,落後就是挨打!元首總結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對將軍來說,最幸福的事是擁有德國裝備、日本士兵、美國後勤,三者兼備,想輸都難。我深以為然!日本既沒有德國的裝備和科研實力,又沒有美國的經濟和後勤能力,只能在將士身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努力學習新本事,絕不能驕傲,另一方面要敢拼命,連命都不敢拼,日本這國家還有什麽前途?”

想了想他又不放心地補了一句:“說是拼命,是在尊重每個人基礎上實現的,絕不是讓官兵們枉死、無謂犧牲,希望你們深刻體會拼命和送死的個中差異,將來在帶兵時掌握好尺度,拜托了!”

眾人一起鞠躬:“長官教誨,卑職一定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