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雷電1944(5)

德國坦克是打出來的名頭,得到過充分戰場考驗,4號坦克後期改型逐漸不如謝爾曼後期改型,等盟軍基於謝爾曼的底子推出小飛象和螢火蟲時,4號根本無力抗拒,但因以4號為主力的德軍總打贏,而德軍繳獲謝爾曼只充當勤務坦克,連帶在各國眼裏仿佛連4號也比謝爾曼略勝一籌,比起T-34自然更不在話下。

百夫長技術性能再好又怎麽樣?連實戰證明自己的機會都沒有,怎麽忽悠別人去買?剛造出來的百夫長肯定尚不成熟,價格卻又最貴,除非英國人願意虧錢賣,否則施佩爾認為他們只能自產自銷,就英國陸軍那點規模和實力,敞開供應又能裝備多少?英國人還打不打算將他們的艦隊實力恢復一下了?因此他對百夫長不太看好,甚至還打算讓虎2、豹2、虎3上門去踢館,讓英國人知難而退……

霍夫曼的態度比施佩爾稍微積極些,認為和英國人聯合開發完全沒問題,不但百夫長,還有英國尚處招標階段的L7坦克炮、3V轟炸機都可一並納入聯合開發範疇,但英國另起爐灶玩單獨標準是德國堅決不允許的,否則歐洲防務一體化怎麽玩?現在歐洲各大國中,意大利裝備體系已和德國高度一致,法國、西俄也表達了明確意向,英國另搞一套將加劇各國離心傾向,這個先例絕不能開。

為達到防務統一目標,霍夫曼不但表示要聯合開發,還打算組建聯合軍工體,他交代凱特爾,如果法國人不是很情願交付140億馬克技術轉讓費,那讓渡法國軍工股份也可以,達索、雷諾、標致、雪鐵龍、施耐德等一連串公司立即就進入視野,和對意大利的軍工企業一樣,德國不謀求控股地位,但會憑借資本力量將他們串聯在一起。在煤鋼、電力、運輸一體後,下階段就是軍工、汽車、造船等一體化。

按霍夫曼的設想,包括英國羅-羅、維克斯、阿姆斯特朗等公司在內,全都是歐洲軍工大聯合的範疇,今後軍事裝備研發費用將越來越貴、裝備數量與規模比現在直線下降,隨隨便便一發導彈就要幾百萬馬克,如不聯合開發、廣泛裝備,單獨一國根本承受不起也更談不上全面推進。

聯合開發和裝備還有好處是為了和平——大家裝備的坦克、飛機、大炮、導彈、軍艦都是一樣貨色,性能彼此知根知底,仗還能怎麽打?

為鼓勵競爭,每個領域都要設置3-4家公司,像飛機發動機本來德國只倚重奔馳DB系列,結果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等把BMW系列開發好後,奔馳公司就老實多了。現在邁巴赫公司也開始有這跡象,仗著HL230HL234的成功以為這世界離開他玩不轉,弄新一代坦克發動機哼哼唧唧、磨磨蹭蹭——國社當家作主都敢這樣,民主時代還不飛上天?

霍夫曼打算要培養競爭對手,免得他邁巴赫把尾巴翹到天上去——軍備部已下發了新一代1000匹馬力柴油坦克發動機招標意向書,包括MAN在內的各國公司都表示了極大興趣。

霍夫曼當初投入噴氣式閃電轟炸機有存心引美國走歪路、搞戰略噴氣機的想法,但美國人的節奏沒被帶壞,B-36洲際轟炸機依然采用6台活塞發動機並抓緊研制,但英國人卻因蘭開斯特、曼徹斯特、哈利法克斯等重型轟炸機屢屢被德軍噴氣機攔截的現實,比歷史更早開始噴氣式重型轟炸機招標,一投放就是6個潛在對象。

對英國人尚未完全心服口服的態度,霍夫曼認為一方面是英德戰爭的慣性,雙方打了將近5年,英國犧牲比法國大得多、代價也高,僅僅2-3個月就想完全忘卻不可能,哪怕最後英國是因為實在支撐不下去而放棄,也不代表馬上就承認德國是朋友;一方面是因為美國還在勉強支撐,英國人充當歐洲攪屎棍的死性不改,還想在大西洋兩岸互相渾水摸魚撈點便宜。

所以他暫時想先凍一凍英國人,反正15萬德國部隊已陸續開始登陸英國,英國300多萬陸軍也在逐漸復員,他不擔心英國人還能玩出什麽花樣來。

由於哼哼唧唧到磨蹭到冰島被占領、丘胖子政變才最終停戰,拖了不少時間,再加上龐德、坎寧安等強力人物先後去世,有威望的人也不足,霍夫曼原安排好給英國人的歐洲聯合艦隊司令職務最終落到馬沙爾頭上,第一副司令是意大利人伊亞金索,英國人現在只能當第二副司令。

這一點黑貓和艾德禮都不太滿意,但確實說不出話來,現在皇家海軍理論上資歷最深的是薩默維爾,可惜還在美國效力丘吉爾政權,論威望、論資歷、論戰績確實無人能與馬沙爾相提並論。

在南非問題上,英國還有求於德國——雖然倫敦多次提出希望南非方面放下武器停戰,並表示具體條款好商量,但美國人不為所動,堅決表示拒絕,布萊德利希望依靠他構建起來的工事體系好好挫一下德軍銳氣,或許那時候再討論停戰也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