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戰略防禦(4)(第2/2頁)

到這個時候,黨內高層還不明白杜魯門的甩鍋大法,他們就是白幹了這麽多年的政治鬥爭。

杜魯門退選的考慮明顯是基於下一次總統大選,下一任總統可不好當:不但要卑躬屈膝與德國和解,還要想盡辦法付出無窮無盡的代價來擊敗日本。到現在為止,美國已為戰爭損失100萬人口了,按參聯會的估計,打敗日本至少還要200萬傷亡和至少5年時間,他不覺得杜威能堅持到那麽久。

“所以杜威想和就讓他去和……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們,德國比日本危險得多,日本只不過讓美國顏面大失,德國才是真正阻撓美國成為世界領袖的關鍵因素。”杜魯門總結道,“媾和後,美國人民所喜歡的自由,所以為的資本自由流動、商業機遇的任意發揮將不復存在,歐洲、南美、非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都將納入軸心體系,合眾國只能龜縮在北美大陸。人民和資本家遲早會受不了而與德國人重新對抗,說不定還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領導和平是杜威和共和黨,領導戰爭的當然是我們!”

“成為在野黨後,我們就自由多了,杜威的和談條件我們可以挑刺——屈辱投降如同賣國;仗打得不好可以指責——反正又不是我們指揮的;經濟和預算可以杯葛——反正他們以前怎麽幹我們也可以怎麽幹……”

“我們需要討論一下。”

杜魯門點點頭:“你們盡快將結果告訴我,如果你們要推選新的候選人,也及早物色,我會配合他的競選策略,另外最近以來的不利局面你們都可以推到我頭上,這是鄙人身為總統,身為候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杜魯門走後,一幹大佬立即進行激烈爭論,有一點共識首先達成:不可能更換候選人,先別說沒有更好、更合適的候選人,就算有,這時候沖出去也來不及。

第二點共識也容易達成:杜魯門選情黯淡,如果在接下去幾個月沒有戰略意義方面的戰爭轉折出現,競選不可能獲勝。為保全面子,退選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唯一的分歧在於要不要唱高調——走自由民主體系下的“軍國路線”,經過3個小時的爭論,最後勉強達成共識。

哈裏·杜魯門可以給自己貼這個標簽,民主黨暫時還不能貼。如果這標簽有用,杜魯門就是下一屆總統候選人——他是民主黨人嘛,如果沒用,呃……那大家該幹嘛幹嘛……

8月9日,在南非痛定思痛的尼米茨忽然接到電報,通知他升官了,接替金上將的職務——後者因為身體原因退休。

打了敗仗還升官?尼米茨不知道這個畫面該怎麽看?

史密斯勸他:“國內沒說是失利,認為我們是慘勝,達到預期目的的慘勝……”

尼米茨搖了搖頭,這句話史密斯安慰別人可以,安慰自己怎麽都感覺有點兒自欺欺人。

“那大西洋艦隊?”

“還是由您兼任,不過日常工作由米切爾中將負責……”史密斯苦笑,“反正現在也沒有多少軍艦,據說金上將仍然屬意由斯普魯恩斯將軍出任大西洋艦隊指揮官,但至少要等他養好傷。”

尼米茨微微點頭:米切爾能力雖然差一點,但還算穩重,資歷不算差。斯普魯恩斯前次受了很重的傷,再加也是快60的人了,恢復起來有點困難,前不久剛剛送回國休養,不過幸運的是身體沒有大礙,所有人都認為他還能夠重新走上指揮崗位。

“緊急維修還要幾天?”

富蘭克林號雖然沒有受到致命傷害,但甲板畢竟中過一枚400公斤炸彈,還中了不少近失彈,徹底修復要到夏威夷才行,南非無非提供一下緊急維修。

“還要5天。”

“那麽我們8月15日出發啟程去澳大利亞,然後用最快速度交給哈爾西。”尼米茨擔憂地說道,“最近我總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長官,德國人出動了,全部主力傾巢出擊。”正在這時,有人送來了緊急電文。

尼米茨嘆了口氣,不再說什麽,南非局勢也很緊張,充滿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陸軍指揮官布萊德利中將的臉一直是繃緊的,南非比南美更早進入戰略防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