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蘇維埃反擊戰(7)(第2/2頁)

盡管年輕,兩人在裝甲戰上的理解和造詣顯然非同尋常,這些軍銜和榮譽都是過去幾年在血與火較量中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兩人原本一起在警衛旗隊師中服役,晉升速度幾乎差不多,被譽為警衛旗隊裝甲雙璧,等梅耶轉去擔任青年師裝甲團團長時,該稱呼又上升為黨衛軍裝甲雙雄。

所有人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依據他們的年齡和軍銜如無太大的意外,今後1-2年很難再有大升遷——現行體制下團長晉升為師長非常困難!而在兩人看來,東線打完以後就不存在大規模裝甲戰了。美國人?哼,等他們能爬上歐洲大陸的灘頭再說!所以這次雷神之錘行動是兩人最迫切想要證明自己的時候。

想歸想,戰爭來不得半點馬虎,兩人商議多時後為突擊部隊選擇了標準的楔性戰術:

以中路為突防主力,由戰力最強的虎2坦克打頭,拉開縱深支援側翼,左右兩翼雁型展開,側翼以師屬重裝甲營中的虎式坦克起頭,掩護中路的豹式坦克縱隊(豹式側面裝甲較薄,需要掩護)。突破敵軍陣地後,立即由機動性能更好的豹式坦克與兩翼進行交叉換位,實現戰果擴大,再下一步就是等待裝甲擲彈兵上來控制戰場並最終實現控制局面並展開縱深追擊。

考慮到敵人有備而來,據說名頭不小,兩人商議後直接決定投入5個裝甲營:頂在最前面的是最精銳的虎2重裝甲營,兩人各從裝甲團抽出一個重型坦克營(虎式)和一個中型坦克營(豹式)組成突擊集群主力。

戰術是老戰術,但裝備的優劣決定了戰術是否有成效。在1200米左右的正面突擊寬度上,300多輛虎豹坦克排成了數公裏的鋼鐵長龍,向一切敢於阻擋他們前進的敵軍發起了沖擊。

小裏賓特洛甫原先在警衛旗隊師服役,隨著軍官交流到青年師擔任重裝甲營營長,比歷史上運氣的是,他沒趕上第四次負傷,第三次負傷也比歷史上程度輕微得多,因此休養時間很短,軍銜和職務都有所上升。

“打!”

眼看德軍進攻隊列越來越近,埋伏在各個隱蔽角落的紅軍火炮特別是反坦克炮進行了重點發言,76.2mm,85mm或者美國援助的90mm反坦克炮都開始了重點發言。紅軍陣地已被火炮、希姆萊管風琴、俯沖轟炸機、Fw-190F攻擊機們反復蹂躪過多次了,但大家認為這裏一定還有敵軍的反擊力量,果不其然。

“轟”地一聲,打頭一輛虎2坦克壓上了地雷,履帶當即被炸端,其余部位無損,其余坦克迅速繞過了這個障礙,而這輛受損坦克的坦克兵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職責,依然用那門88mm/L71坦克炮進行遠距離轟擊那些剛剛暴露目標的紅軍火力點。

“鐺”地一下,一發遠道而來的炮彈擊中了坦克正面,所有人只感覺渾身一震,幾秒鐘就高興地嚷了起來:“上帝保佑,他沒能擊穿我們。”

“11點方向!”

“轟”地一下,紅軍炮組成員不甘心地閉上了眼睛,他不明白為什麽明明距離不過1200米,自己手中這門85mm反坦克炮卻無法擊穿德國坦克的裝甲?

濃煙、塵土、焦糊……

反坦克炮與德國坦克互相咆哮,雙方射擊的火焰和鋼鐵激流在交鋒,怒吼的火焰和嘯叫的彈片像無邊的汪洋一樣將每個人卷入其中,即便都有鋼鐵防護,在炮彈的淫威之下,生命依然如同飛蛾一般短暫而短命。

20分鐘之後,德軍順利撕開了缺口,所有紅軍官兵落荒而逃,那輛被地雷斬斷履帶的虎2坦克車組才心有余悸地下來檢修履帶。

在剛才這次戰鬥中,他們至少吃到8發炮彈,正面、炮塔都落下硬碰硬的痕跡,但就是沒被穿透。

“這真是我們的幸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