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意外(16)(第2/2頁)

最後這點理由打動了眾人,大家認為尼米茨也算“全身而退”,戰爭期間不必求全責備。

心有不甘的尼米茨把自己鎖在房間裏奮筆疾書,一條條回顧戰役指揮失當之處,心裏在使勁琢磨下次怎麽把場面撈回來。

樹欲靜而風不止,新的風暴很快就在華盛頓刮了起來。

下午時分,參聯會接到巴西陸航通報,在非洲西海岸發現大批船隊,正浩浩蕩蕩向南開進,初步調查發現有6艘航母、2艘戰列艦和輔助軍艦,此外還有40多艘貨輪。眾人聞訊大驚,這不就是哪支消失不見的德國船隊麽?他們來西非幹什麽?

剛剛接掌權力的杜魯門不敢怠慢,立即召開參聯會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杜魯門皺著眉頭問道:“能讓駐巴西的陸航執行轟炸任務麽?”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困難很大。”

巴西陸航經前次克蘭克鬧海後損失不小,東部累西腓地區3個基地更首當其沖,只剩300多架飛機,其中能執行遠程轟炸的B-1729不過100架出頭,美軍已知道德國有艦載型高空攔截戰鬥機,如果沒有護航戰鬥機伴隨,這批轟炸機等於送肉上門,而從地圖上看距離實在太遠,遠超P-51能護航的距離。

更麻煩的問題還在於重型轟炸機悲催的反艦效果,命中率那真是百中一、二,即便對上速度慢的貨輪,了不起就是百中二三,聊勝於無罷了。

聽完阿諾德的解釋,杜魯門沒有繼續糾纏,只把眉頭皺得更緊:“你們判斷這支艦隊去哪裏?福克蘭群島麽?”

“我認為不是。要麽去烏拉圭,要麽去阿根廷,準備打巴西用的,有極小可能是補充西非德軍。”特納補了句,“從貨輪數量看估計能搭載3-4萬人和全套裝備。”

聽到3-4萬兵力的數字,杜魯門略微放下了心,美軍在巴西有6萬,再加20萬巴西國防軍,3-4萬德軍不會構成致命威脅。但令他奇怪的是,參聯會大佬聽到該數字後卻一個個愁眉不展。

“怎麽?3-4萬你們還打不過?”杜魯門生氣道,“你們在巴西不是部署有3個師和相應航空兵麽,在南美其他地區不還有4個師可投入增援麽?怎麽這麽沒信心?”

“閣下,巴西兵力投放存在很大問題。”

經過艾森豪威爾依托沙盤實地指點,杜魯門才弄清楚從哥倫比亞或委內瑞拉到巴西腹地受制於亞馬遜雨林根本無路可走,必須通過港口裝船然後在巴西其他港口下船才能完成調度。美國人民地理知識一向比較差,杜魯門也不例外,若非艾森豪威爾耐心解釋,他腦子裏以為地圖上一推,大軍明天就能從哥倫比亞到巴西。

“那我現在輸送部隊過去還來得及麽?”

“來不及且也沒法輸送。”金上將點了點沙盤上6艘航母的態勢,“軸心在海上占有優勢,部隊可以送到加勒比海南部,但在巴西東部特別是南部沿海登陸風險就非常大。”

不過杜魯門的魄力顯然超過了眾人的預期,想了2分鐘後道:“既然巴西送不過去,那往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法屬圭亞那再送10萬,派一個集團軍過去,要有裝甲部隊。”

“這……”馬歇爾為難地說,“我剛才解釋了這樣很難調度,現在這地方已有將近10萬兵力,再多的話物資……”

“我知道沒法送往巴西,我這是為保住巴西以北的加勒比海屏障。”杜魯門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道,“萬一巴西反水或德國控制巴西,我們在南美一線必須要有足夠兵力!先派10萬,等海軍實力足夠後再派30萬!至少達到50萬的規模和足夠的陸軍航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