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意外(4)

戰爭打到現在,快被逼瘋的丘胖子思維也開始跳脫起來,連軸心艦隊長途奔襲數千公裏、準備強攻美帝家門口且重兵把守的紐芬蘭島行動都覺得有可能,贊同的人居然還不少——上次德國不就打了麽?

不腦洞大開想根本沒辦法面對形勢,不然誰能解釋這批德國佬去哪裏了?

深夜時分,在大西洋上重新把圈子兜回來,苦於找不到德國艦隊的尼米茨和坎寧安也收到了敵情通報,兩人雖不認為德國會如此托大,但也認為此事非同小可、存在極大蹊蹺,認為明天務必查清楚。

紐芬蘭島上駐軍當天夜裏徹底亂成一團。前次紐芬蘭戰役後,美國加大了對該島軍力投入,不但緊急新建了大批永久性、半永久性防禦工事,甚至還規劃多達了20多座大口徑岸防炮炮台,準備將紐芬蘭島特別是幾個重要港口徹底要塞化。美國駐軍達到2個師,還額外安排了500多架飛機。為防止在偷襲中被一鍋端,又對機場進行了大範圍擴建,全島戰鬥機場超過15個,再加規模龐大的運輸機場,要想在一輪打擊中就徹底癱瘓根本不可能。

丘吉爾對紐芬蘭的兵力估計偏少,所謂10萬人只是純粹地面部隊,不包括為戰略運輸提供保障的後勤部隊,不包括守衛機場的高射炮部隊,不包括守衛岸防、新建工事的岸防炮兵與工兵部隊,也不包括遍布全島的雷達、電訊、憲兵、輜重、軍需等部門,更不包括海軍派駐在島上的作戰力量。以上林林總總加起來,從美、加兩國財政領薪水的軍人、準軍人編制超過16萬。

即便這樣大家心裏還是沒底,很多人都被2個德國師、8-10艘航母、6-7艘戰列艦的規模嚇得夠嗆——現在英美艦隊主力在格陵蘭島,TF44分艦隊又剛剛離開南非,美加兩國除了一些輕型軍艦和護航航母,一艘主力艦都拿不出。

最近這幾天羅斯福心情還是不錯的:一來事務性工作都授權給了杜魯門,後者表現賣力,各方面也對其表示認可;二來國會通過了發行500億特別國債的議案,各大寡頭都表示會認購;三來是蘇聯紅軍進攻勢頭不錯,派駐在蘇聯的美國代表通報了“紅軍收復中亞、外高加索、消滅20萬德、土聯軍,目前正向高加索平原大舉進攻”的消息,讓羅斯福認為自己咬緊牙關拼死輸送物資終於物有所值,甚至參聯會內部也對蘇方下一步行動有不切實際的憧憬;四來是太平洋艦隊司令官英格拉姆上將報告,在澳新一線破交的日本艦隊已經撤退(推測其燃油和補給耗盡),護航航母保護的運輸艦隊終於安全抵達澳新送去了久違的物資;五來是哈裏·杜魯門前不久通過了黨內初選,正式成為下一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杜魯門在黨內並不是沒有對手,南卡羅來納州的詹姆斯·F·伯恩斯就向他發起了挑戰,但由於後者種族隔離主義者身份而被黨內大佬認為過於保守。杜魯門在華萊士事件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及羅斯福不遺余力的支持加了不少分,最終有驚無險地獲得了黨代會提名。

為彌補杜魯門政治資歷不夠深厚的缺點,黨內大佬(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艾爾本·威廉·巴克利屈尊擔任副總統候選人——他比杜魯門大7歲,比羅斯福大5歲,資歷非常深厚。再加杜魯門一貫的支持者漢尼根、麥卡錫等人的幫助,初選場面也算聲勢浩大。

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逃亡歸來的約翰·肯尼迪在“傷勢”基本痊愈後正式退伍從政並加入競選團隊,積極奔走並大力造勢,無形中為杜魯門加了很多分。

共和黨方面,早已內定的杜威在更早一些時候就獲得了提名,兩黨候選人已分別就內外形勢特別是重要的戰爭問題發表了看法,火藥味濃重,鑒於華萊士的前車之鑒,沒人敢流露中斷援英、援蘇的想法。雖然杜魯門公開演講的能力不如杜威,但當眾辯論中他的氣勢和咄咄逼人的風格壓倒了對手,《紐約時報》特意刊登了某個政治觀察家的評論:“……杜威先生像精致而富有經驗的律師,溫文爾雅又知識豐富,感覺是個很可靠的顧問和長者;杜魯門先生像個鐵血審計官,鐵面無私偶爾還有點粗魯,不過很有擔當,他們面對的選民群體我認為完全不一樣。”

但這麽多利好消息加起來都頂不過丘吉爾胡亂猜測帶來的利空,當天夜裏羅斯福就召集了參聯會緊急會議,考慮到身體和精力,羅斯福已將行政事務性工作都交給了杜魯門,本人除重大決策外重點主管軍事——因為他認為杜魯門對軍事理解還不夠深刻、過於依賴參謀。商議結果傾向性比較明確,參聯會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丘吉爾的推測不太可能,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因為有人提了另外方向——百慕大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