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東線大餐(3)(第2/2頁)

“我清楚您的結論,如果是戰爭初期甚至戰事膠著時期,我肯定會采納這個建議。但您要清楚,在戰爭即將落下帷幕或者說一個區域戰場即將終結之際,我拿出這些武器和裝備,打造如此精銳的部隊是有其他用意的。”霍夫曼解釋道,“我不僅要著眼於解決布爾什維克問題,還要用這種部隊去恐嚇美國佬,讓他們知道與我們打是永遠打不過的。”

“這個……很難理解。”施蒙特撓了撓頭皮,“美國比我們有錢的多,拼消耗他們拼得起。”

“但拼人命他們卻拼不起。”霍夫曼微微一笑,“我拿出10個1944型裝甲師在西線,美國人如果用一般裝備部隊為此要死多少人?20萬?30萬?50萬?現在美軍的陣亡可能還不到50萬,如果再讓他們多死50萬,您覺得怎麽樣?”

施蒙特沉默了,他不敢保證再死50萬美國會不會退出戰爭,但至少可擔保美國政府一定會更加威風掃地。

“為壓倒我們這10個1944型裝甲師同時又不想死很多人,美國人就必須準備更好、更高級、更耗費資源和金錢的部隊,至少他們那種裝甲師得再來一打吧?”霍夫曼笑道,“中世紀的戰爭經濟您一定很清楚,養一支1000人的重裝騎兵耗費大過10萬普通步兵,可君主們只要有實力,一定選重裝騎兵,為什麽?這就是威懾力,告訴周圍宵小與我們作對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同等數量的美軍裝甲師打不過我們的……”施蒙特搖搖頭,“而且數量也不多,黨衛軍美國師介紹說目前只有5-6個,不過他們的普通師裝備程度倒是比我們好。”

“等對蘇的最後一仗打完,您認為美國人還有多少勇氣來登陸打我們?他要拿出更強的實力和更好的裝備吧?這樣就爭取了時間,爭取了統合歐洲、提升實力的時間。”霍夫曼笑笑,“將來東線戰事結束後也不必保留如此龐大的軍隊,如要震懾歐洲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您認為留10個1944型裝甲師好還是留20個普通師好?”

施蒙特點點頭,表示接受這種觀點。

霍夫曼只簡單打了個比方,他實際上並未告訴對方未來軍事革命的發展方向:裝備一定是向越來越精良、越來越貴重的方向發展,數量也肯定急劇衰減,類似二戰這種動不動成千上萬重裝備的場面再也沒有了。在擁有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個百來架四代機或五代機、上千輛主戰坦克足夠一個國家稱王稱霸了,沒見到曾經縱橫四海,戰列艦要用打來計算的皇家海軍到21世紀出頭連一打軍艦都快湊不齊了麽?

現在其他裝備和人員都沒有問題,唯獨豹式坦克產量拖了後腿——即便把所有新生產出來的豹式都往這塞還不夠換裝,但施佩爾信誓旦旦保證了,5月中旬一定能拿出足夠部隊使用的豹式坦克。得了如此肯定的答案,霍夫曼和古德裏安對此就不著急,4月份高加索平原還有個春季泥濘期過程,而且紅軍銳氣還沒完全消耗殆盡,需要裏海集團軍群繼續磨一磨,到6月份,雷神之錘會告訴俄國人“絕望”二字該怎麽寫。